党史宣传教育
中国共产党柳城历史——柳城武工队的成立及活动
来源: 柳城县史志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4-05-28

1949年2月,为贯彻中共广西省农委的指示精神,发展武装,以有力的行动打击国民党的“三征”,瓦解国民党区、乡政权,迎接解放军南下。在中共柳柳工委的领导下,中共地下党员刘申在龙头街成立以进步教师和进步青年为主的第一个“兄弟会”。3月,进步青年刘建华以上罗村校教师身份组织成立以伏虎、上罗、木村、西村青年农民为主的第二个“兄弟会”。4月,进步青年刘彦云(刘申之弟)又在龙头街组织成立了以社会青年为主的第三个“兄弟会”。刘申、刘建华、刘彦云三人通过传阅有关报刊、传单和个别谈心,传播革命思想,对各兄弟会成员进行革命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三个“兄弟会”共有成员50余人,拥有长短枪33支,为后来在龙头乡曲江村成立柳城县第一支武工队(柳城武工队)和开展武装斗争打下基础。

同年4月,刘申、刘建华按中共柳柳工委副书记、柳城地下党负责人覃宗义的要求,由刘建华出面发动上罗、伏虎、木村、西村的农民兄弟会成员带领农民开展反“水碾捐”斗争,并取得初步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斗志,推动了龙头的革命武装斗争。

5月,中共融县工委认为在龙头乡建立柳城县武工队的条件已经具备,决定继柳北第一、二、三支武工队成立之后,在柳城县龙头乡的曲江村成立第四支武工队,代号为“柳城武工队”(亦称桂黔边人民保卫团独立小队)。这是在柳城县成立的第一支党领导的武工队,刘建华任队长,覃宗义任指导员,主要在柳城县河西的古砦、云峰、龙美、冲脉、六塘、社冲一带活动。

柳城武工队成立后,在继续发动、组织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的同时,充分做好摧毁龙头乡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准备工作。7月初,覃宗义等人到潭头乡北山村请桂黔边人民保卫团第二大队出动主力,配合柳城武工队摧毁龙头乡国民党反动政权——龙头乡公所。7月13日傍晚,第二大队队长侯信率20人枪从潭头乡古老村出发,到达上罗村与柳城武工队会合。14日晚,由柳城武工队几名龙头当地队员作向导,其他队员在乡公所院外警戒,侯信率10多名游击队员在内应同志的配合下,不费一枪一弹,缴获龙头乡公所的长短枪10支、子弹数百发。

1949年7月下旬,为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利用背靠山区面向平原的有利地形,不断发展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刘建华、覃宗义率柳城武工队转移到龙美、古砦、云峰一带山区活动。

1949年1月,中共党员龙家盛响应党的号召,主动申请回乡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迎接解放大军南下。在中共柳(江)柳(城)工委副书记覃宗义指导下, 2月,中共地下工作组成立,龙家盛任组长,同时兼管六塘、冲脉党的工作。在工作组宣传发动下,群众成立的“兄弟会” “姐妹会”等进步组织在覃村、桥头、汶炉、大峒、平峒、横山、木久、潘村、李村等村活动十分活跃,推动古砦、云峰、龙美三乡的革命斗争发展迅速。为武工队转到河西活动及第五大队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武工队从河东转移到河西后,与地下工作组在覃村会合,继续发展游击武装,开展革命活动。后队伍转移到汶炉村桥头屯,直至解放前夕,武工队一直以桥头屯为中心开展活动。

1949年 8月8日(农历七月十四),武工队指导员覃宗义带领4名队员应群众要求,重返覃村镇压恶霸。在柳城河西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柳城武工队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到1949年8月上旬,已发展到20多人枪,为了提高队伍素质,在独山的横山村,一边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和民兵,一边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9月上旬,武工队发展到40多人枪,柳北总队将原柳城武工队扩大为柳城独立中队,刘建华任中队长,覃宗义任指导员,独立中队下属三个小队,小队长分别由李嘉茂、莫令名、廖美奇担任。

独立中队成立后,逐步扩大活动范围,组织群众反对国民党“三征”。9月11日,在汶炉村旁伏击龙美乡下村抓丁、催粮、征收苛捐杂税的乡警。

9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武装在组织对柳北总队进行第三次“围剿”时,也对柳城独立中队进行“围剿”。国民党柳城县民众自卫总队纠合古砦、六塘两个联防区的反动武装,加上保安兵,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妄图消灭柳城独立中队。柳城独立中队在独山村横山屯集结整训后,先上山隐蔽避其锋芒,再转出桥头屯,利用黑夜,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打击了来犯之敌的嚣张气焰。

10月,柳城独立中队转到罗城县安宁乡冲峒屯一带活动,开辟新的据点。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第五大队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柳城历史——柳城武工队的成立及活动

来源: 柳城县史志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4-05-28 10:15    |  作者:

1949年2月,为贯彻中共广西省农委的指示精神,发展武装,以有力的行动打击国民党的“三征”,瓦解国民党区、乡政权,迎接解放军南下。在中共柳柳工委的领导下,中共地下党员刘申在龙头街成立以进步教师和进步青年为主的第一个“兄弟会”。3月,进步青年刘建华以上罗村校教师身份组织成立以伏虎、上罗、木村、西村青年农民为主的第二个“兄弟会”。4月,进步青年刘彦云(刘申之弟)又在龙头街组织成立了以社会青年为主的第三个“兄弟会”。刘申、刘建华、刘彦云三人通过传阅有关报刊、传单和个别谈心,传播革命思想,对各兄弟会成员进行革命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三个“兄弟会”共有成员50余人,拥有长短枪33支,为后来在龙头乡曲江村成立柳城县第一支武工队(柳城武工队)和开展武装斗争打下基础。

同年4月,刘申、刘建华按中共柳柳工委副书记、柳城地下党负责人覃宗义的要求,由刘建华出面发动上罗、伏虎、木村、西村的农民兄弟会成员带领农民开展反“水碾捐”斗争,并取得初步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斗志,推动了龙头的革命武装斗争。

5月,中共融县工委认为在龙头乡建立柳城县武工队的条件已经具备,决定继柳北第一、二、三支武工队成立之后,在柳城县龙头乡的曲江村成立第四支武工队,代号为“柳城武工队”(亦称桂黔边人民保卫团独立小队)。这是在柳城县成立的第一支党领导的武工队,刘建华任队长,覃宗义任指导员,主要在柳城县河西的古砦、云峰、龙美、冲脉、六塘、社冲一带活动。

柳城武工队成立后,在继续发动、组织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的同时,充分做好摧毁龙头乡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准备工作。7月初,覃宗义等人到潭头乡北山村请桂黔边人民保卫团第二大队出动主力,配合柳城武工队摧毁龙头乡国民党反动政权——龙头乡公所。7月13日傍晚,第二大队队长侯信率20人枪从潭头乡古老村出发,到达上罗村与柳城武工队会合。14日晚,由柳城武工队几名龙头当地队员作向导,其他队员在乡公所院外警戒,侯信率10多名游击队员在内应同志的配合下,不费一枪一弹,缴获龙头乡公所的长短枪10支、子弹数百发。

1949年7月下旬,为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利用背靠山区面向平原的有利地形,不断发展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刘建华、覃宗义率柳城武工队转移到龙美、古砦、云峰一带山区活动。

1949年1月,中共党员龙家盛响应党的号召,主动申请回乡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迎接解放大军南下。在中共柳(江)柳(城)工委副书记覃宗义指导下, 2月,中共地下工作组成立,龙家盛任组长,同时兼管六塘、冲脉党的工作。在工作组宣传发动下,群众成立的“兄弟会” “姐妹会”等进步组织在覃村、桥头、汶炉、大峒、平峒、横山、木久、潘村、李村等村活动十分活跃,推动古砦、云峰、龙美三乡的革命斗争发展迅速。为武工队转到河西活动及第五大队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武工队从河东转移到河西后,与地下工作组在覃村会合,继续发展游击武装,开展革命活动。后队伍转移到汶炉村桥头屯,直至解放前夕,武工队一直以桥头屯为中心开展活动。

1949年 8月8日(农历七月十四),武工队指导员覃宗义带领4名队员应群众要求,重返覃村镇压恶霸。在柳城河西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柳城武工队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到1949年8月上旬,已发展到20多人枪,为了提高队伍素质,在独山的横山村,一边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和民兵,一边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9月上旬,武工队发展到40多人枪,柳北总队将原柳城武工队扩大为柳城独立中队,刘建华任中队长,覃宗义任指导员,独立中队下属三个小队,小队长分别由李嘉茂、莫令名、廖美奇担任。

独立中队成立后,逐步扩大活动范围,组织群众反对国民党“三征”。9月11日,在汶炉村旁伏击龙美乡下村抓丁、催粮、征收苛捐杂税的乡警。

9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武装在组织对柳北总队进行第三次“围剿”时,也对柳城独立中队进行“围剿”。国民党柳城县民众自卫总队纠合古砦、六塘两个联防区的反动武装,加上保安兵,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妄图消灭柳城独立中队。柳城独立中队在独山村横山屯集结整训后,先上山隐蔽避其锋芒,再转出桥头屯,利用黑夜,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打击了来犯之敌的嚣张气焰。

10月,柳城独立中队转到罗城县安宁乡冲峒屯一带活动,开辟新的据点。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柳北人民解放总队第五大队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