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扶贫)成效
柳城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和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 柳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9-11-15

柳城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和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柳城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柳州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总体要求,聚焦高标准扶贫高质量脱贫,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导向,抓好“三大提升”行动,打好四大战役”,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下足“绣花”功夫,全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实施,层层传导压力。

1.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强化党政正职负总责,层层传导压力,全面压实各级脱贫攻坚责任。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各专责小组会等相关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判全县脱贫攻坚形势,讨论制定全县脱贫攻坚计划、措施,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党政一把手以上率下,亲自部署、亲自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带头深入各乡镇、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指导制定脱贫攻坚计划措施、协调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和困难。压实县处级领导脱贫攻坚责任,县处级领导深入挂点乡镇、贫困村、屯开展督导工作,定期听取各乡镇、专责小组和行业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乡镇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认真制定年度脱贫工作计划,强化政策措施,精心谋划脱贫攻坚工作。各行业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加强沟通协调,加大对各乡镇的业务指导。

2.强化党政同责,逐级传导压力。严格贯彻“五级书记”抓扶贫,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一线主抓,将任务逐级落实到单位、到领导、到个人。健全脱贫攻坚管理机构、政策、制度和机制,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人、财、物落实。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倒排工期,有序推进。严格落实督查、考核等系列制度,将扶贫开发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逐级传导压力。大力推行明察暗访常态化和通报制度化,随机派出督导组、检查组,开展明察暗访、实地督查、电话抽查和专项督查,严格督查各乡镇、各部门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扶贫政策和资金是否严格落实、扶贫措施和办法是否精准到位。

3.优化管理机制,管严管活扶贫队伍。创新运用“钉钉”云管理软件,对第一书记实行“打卡上下班”,以信息化推动第一书记履职作为实时动态管理。创新一周一例会、一月一现场推进会、重大事项联席协调会等做法,及时了解情况、推广经验、破解问题、明确计划重点、部署任务落实。推行业务学习和实地参观交流“双结合”巡回例会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分队长、第一书记到示范村、贫困村交流学习,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4.深化执纪问责,作风建设从严从实。以中央扶贫专项巡视整改为契机,县四家班子定向约谈,进一步传导压力,突出“六个聚焦”,实施“六大行动”,严格贯彻落实自治区纪委专项治理提升年工作部署,确保专项治理提质增效。创新探索推行“一纵一横一交叉”检查法,启动“百日攻坚行动”,开展“系统抓、抓系统”专项整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专项监督,继续保持查处群众身边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高压态势。1—10月,共受理信访举报6件,排查问题线索103件,立案37件,结案2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人,组织处理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

(二)打好“四大战役”,集中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

1.义务教育保障落实情况。实施控辍保学攻坚,进一步完善“双线四包”工作体系,强化贫困家庭学生“一生一档”精准控辍,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截至11月15日,全县失学辍学学生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2人。健全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全面落实贫困户子女“两免一补”政策,优先支持贫困户子女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大学新生入学补助,实现应助尽助。今年以来,全县资助贫困学生920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学生3170人),资助金额701.25万元。

2.基本医疗保障落实情况。强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健康扶贫“198”政策,全县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截至2019年11月18日,全县15063人次贫困人口享受财政兜底资金204.68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病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慢性病门诊费用通过政府兜底个人实际报销比例分别为92.72%和83.08%。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公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完善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加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贫困村卫生室均有1名经过培训且合格的村医执业,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完善医疗费用报销机制。

3.住房保障落实情况。以逐村逐户的方式开展房屋安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危房台账并实施精准管理。加强危房改造力度,确保群众住房有保障。2019年,自治区下达柳城县四类对象危房改造861户,截至11月18日,全县885户四类对象危房改造已全部开工(超额完成24户),其中竣工872户,所有实施危房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019年计划脱贫摘帽贫困村的所有危房改造户全部建成完工,并达到入住条件。

4.饮水安全落实情况。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歼灭战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大会战,不断提升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2019年共投入2390.66万元,实施贫困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8处,目前28个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完工,有8个项目群众已经用上水,力争12月上旬前全部项目实现群众用水。加强饮水工程后期管护,对已建成的饮水项目,落实了管护主体,建立了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聚焦关键重点,全面抓好产业、就业高质量扶贫提升行动。

1.产业扶贫提升行动情况。积极开展高质量产业扶贫提升行动,开展“聚特色、促发展”产业扶贫行动,着力发展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确保产业规划和项目到村到户,全县5484户贫困户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0.91%。建立以双高基地、蔬菜基地、养殖基地、水果基地等为主的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31个,覆盖23个贫困村,辐射带动960户贫困户。全县有112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覆盖23个贫困村。加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全县共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86人,每个贫困村均有3名以上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行贫困村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全县选派贫困村产业指导员207名,每个主导产业均有1名以上产业指导员。落实上级产业扶贫政策,2019年以来,全县共投入2300万元用于贫困户产业以奖代补。推进“三微”项目建设,在鸡公山安置点建成约17亩的“微田园”,提供给易地扶贫搬迁户种植。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大招商行动,1—10月,全县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4亿元。

2.就业扶贫提升行动情况。强化就业创业帮扶,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加大就业扶贫工作宣传,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通过自主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创业就业脱贫。截至10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54人。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弱劳动力就业脱贫,开发公益性岗位181个,共安置180名贫困人口就业。

(四)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脱贫攻坚问题整改。

根据脱贫攻坚巡视、督查、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任务分工、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整改方案总体要求,逐条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每项任务都有专人盯、专人抓、专人管,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目前,中央第二巡视组反馈的4大类19个方面问题, 77个整改措施已经全部完成整改;中央通报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举一反三问题,共细化为19项整改措施,已全部完成整改;2018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广西问题,共整理出19个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严格程序步骤,扎实推进扶贫对象脱贫摘帽认定工作。

按照扶贫对象脱贫摘帽“两不愁三保障”“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于”标准,严格“双认定”工作程序,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按照自治区“一微调”目标,全县计划脱贫摘帽7758人、6个贫困村。经“双认定”,目前全县达到脱贫摘帽条件的2759户7797人,目前正进入到乡镇审核阶段。

(六)统筹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其他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1.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了《柳城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均报县政府审批并进行公告公示。2019年1-10月,全县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207.77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到县资金5280万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3395.93万元。截至10月底,财政扶贫资金支出合计12351万元,支出进度93.51%。  

2.2019年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加强对各乡镇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管,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督促项目监理单位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监督项目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进行施工。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对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扶贫资金进行专项审计,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和高效利用。2019年,全县投入2428万元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6个,已动工56个,其中完工49个,在建7个,预计11月底前全部建成完工。

3.扶贫项目库信息完善工作。严格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的工作部署,组织各乡镇、相关县直部门对2016年以来扶贫项目信息进行核准完善和录入工作,实现了扶贫资金总账平、资金投向准确、提高了扶贫项目库信息数据质量。截至9月7日,2019年度项目库信息核准录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梳理资金19383.86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9352.56万元。2016—2018年度项目库信息完善和录入工作也基本完成,已经进行了第一次送审,目前根据送审意见进行再次完善。

4.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搬迁群众岗前和职业技能培训,共举办22期就业引导培训,共培训660人次;举办叉车培训2期,培训53人;举办20期技能培训,共培训796人次。强化就业扶持,加大对搬迁群众的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有346人实现就业,开发2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为弱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提供帮助,全县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家庭已基本实现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加快拆旧复垦工作,197户搬迁户全部签订了旧房拆除协议,全县应拆160户,目前已拆除旧房并完成复垦154户,拆旧复垦率达96%,拆除面积14331.29平方米,复垦面积16839.27平方米。

5.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县级统筹、乡镇落实、村集体实施的三级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模式,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任务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挂钩,形成人人有任务,村村有目标的格局。2016年以来,共投入各级资金7758万元用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全县2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

6.强化扶贫小额信贷到期清收处置工作。截至2019年11月18日,全县存量扶贫小额信贷547户,余额2189万元,其中贫困户自主经营贷款525户,金额2062万元,主要用于种养殖业发展。截至10月底,累计贴息1301万元,累计分红1185万元(具体以平台公司数据为准),全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到位资金1271万元(具体以平台公司数据为准),超过了扶贫小额信贷总贷款额度10%以上。全县截至2019年到期扶贫贷款1652户,贷款金额8660万元,其中自主经营594户,金额3072万元;委托经营1107户,金额5588万元,累计收回贷款1641户8615万元。逾期11户45万元,逾期率2.06%。

二、工作亮点

(一)提升创新力,壮大村集体经济。

创新推行“政府+银+企+村+农”“五位一体”整县推进贫困村集体经济模式,在县政府主导下,落实优惠政策,统筹调控县内白云石矿资源促进合作。太平镇政府协助企业办理各类相关手续,协调化解项目运营中的矛盾纠纷。金融部门制定政策,优先信贷。柳钢集团给予技术指导、优先采购等支持。太平红砖厂坚持依法运营、安全生产、诚信合作,按每销售1吨白云石提取1元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自2018年7月启动以来,贫困村集体经济已累计获益28万元。发展“五位一体”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助推脱贫攻坚,不需政府财政出资,不需贫困村集体投资,实现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保障、财政税收有增长、龙头企业有发展的多赢局面。

(二)力推产业发展,促进长效脱贫。

精心构建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工、农、商”一体化脱贫模式,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做大做强工业,实现贫困户就近入企务工,同时兼顾农业生产,工农结合增加收入。依托工业和农业基础,繁荣物流、电商、商贸等经济实体,全面拓展贫困户就业创业空间。强化基础产业支撑作用,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等方式,激励贫困户扩种扩养、做大规模,贫困户种植甘蔗产业覆盖率达54.26%。截至2019年5月,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53.36万亩,其中甘蔗“双高”总面积达22.35万亩,居全区第五位、全市第一位。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引领增收。以项目运作为动力,打包落实政策,技术人员挂钩,按照“一村一特”在23个贫困村发展竹鼠、甜笋、中草药、山野葡萄等10个类别、20个项目特色产业,总种植面积3390亩,促进了产业多样化、增收多元化。打造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借助自治区实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工程的契机,建立优质稻、桑蚕、蔬菜、水果、养殖等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基地31个,覆盖23个贫困村,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模式来促进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理念的转变,生产经营水平和致富能力的提升。

(三)深化乡镇站所改革,增强乡镇脱贫攻坚力量。

深化乡镇站所改革,把原来实行“县乡双重管理、县直为主”的乡镇扶贫站、农技站、财政所等6个站所,重新明确为“县乡双重管理、乡镇为主”,下放财权、管理权、考核组织权,将295名站所干部移交乡镇政府管理,有效增强了基层扶贫力量,提升了乡镇政府服务效能。

(四)评选表扬“五好四星”先进典型,激励脱贫攻坚干部“守初心担使命”。

通过评选表扬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五好四星”即(“领航奋进好班子”、“脱贫攻坚好支部”、“脱贫攻坚好书记”、“脱贫攻坚好党员”、“脱贫攻坚好队员”、“卓越贡献之星”、“担当作为之星”、“旗帜先锋之星”、“勤廉模范之星”)先进典型活动,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激励全县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本次共评选表彰先进集体30个,先进个人110名,通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集聚先进典型的“明星效应”,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干部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在全县营造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浓厚氛围,推动脱贫攻坚的扎实有效开展。

(五)开展“周五集中扶贫日”活动。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督促帮扶干部切实履行帮扶职责,提高帮扶效果,确保各项扶贫惠农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柳城县开展了“周五集中扶贫日”活动。县处级领导在“周五集中扶贫日”深入挂点联系乡镇、村、屯督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县直定点帮扶单位集中到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周会诊”、“月总结”等问诊把脉工作,帮助乡镇解决脱贫攻坚遇到的困难;县直定点帮扶单位领导带头深入挂点贫困村开展调研指导,与帮扶贫困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制定帮扶计划、脱贫措施,协调解决贫困村脱贫摘帽的实际困难;全县各级帮扶干部利用星期五一天时间,深入贫困户家中,访民情,解民忧,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核准核实贫困户基本信息,切实履行帮扶职责,提高帮扶成效。通过开展“周五集中扶贫日”活动,增进与村干部、贫困户和广大群众的深入沟通交流,夯实精准扶贫基础,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进高标准扶贫、高质量脱贫。

(六)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入挖掘我县脱贫攻坚成果,以文艺形式助推脱贫攻坚,柳城县文联组织文联各协会文艺工作者开展“献礼建国70华诞,给力扶贫12乡镇”文艺采风活动,通过创作书画、散文、诗歌、歌曲等文艺作品,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惠农政策,讴歌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攻坚克难的勇气与担当,表扬贫困户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通过以脱贫攻坚为主体的文艺作品创作、宣传,不断激发全县人民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凝聚全县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存在问题

(一)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比较大。

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覆盖贫困人口4068人,占14.29%,全县残疾贫困人口2798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9.8%。由于身患疾病不能从事重劳动,无劳动力从事劳动生产,增收困难,贫穷的现状难以改变。

(二)脱贫巩固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个别乡镇对脱贫成效巩固工作不够重视,对脱贫户和已脱贫出列的贫困村巩固脱贫成效工作有所放松。

四、2020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 “四大战役”。

继续实施控辍保学攻坚,完善“双线四包”工作体系,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健全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强化贫困人口和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托底保障,全面落实健康扶贫“198”政策,完善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完善村级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力度。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提升行动,全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确保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二)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四场硬仗”。

推进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扶持发展县“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发展,坚持长短结合,大力发展长线产业,确保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全面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夯实长期稳定增收基础。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对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每户搬迁户至少1人有稳定收入,有1人以上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强化搬迁户在迁出地耕地林地的管理利用,确保搬迁户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成内外联通、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不断探索、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0年实现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三)夯实精准扶贫基础性工作。

进一步提高扶贫数据信息质量,推进部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户籍、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险、住房、银行、农村低保、残疾人等信息与2013年以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有效对接,加强脱贫攻坚业务数据的结果分析和运用。加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和农村贫困统计监测数据衔接,逐步形成指标统一、项目规范的贫困监测体系。严格标准程序,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 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四)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对未脱贫户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对于无劳动力贫困户家庭、残疾人贫困户家庭等困难家庭,经过各种帮扶仍然没有办法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一超”脱贫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兜底政策,确保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五)狠抓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坚持开展扶贫领域巡察,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察工作重点,严肃整治扶贫领域搞变通、打折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严惩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行为,对扶贫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予以曝光,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扶贫的工作氛围。



                                          柳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19年11月15日


柳城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和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 柳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19-11-15 10:00   

柳城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和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柳城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柳州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总体要求,聚焦高标准扶贫高质量脱贫,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导向,抓好“三大提升”行动,打好四大战役”,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下足“绣花”功夫,全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实施,层层传导压力。

1.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强化党政正职负总责,层层传导压力,全面压实各级脱贫攻坚责任。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各专责小组会等相关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判全县脱贫攻坚形势,讨论制定全县脱贫攻坚计划、措施,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党政一把手以上率下,亲自部署、亲自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带头深入各乡镇、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指导制定脱贫攻坚计划措施、协调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和困难。压实县处级领导脱贫攻坚责任,县处级领导深入挂点乡镇、贫困村、屯开展督导工作,定期听取各乡镇、专责小组和行业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各乡镇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认真制定年度脱贫工作计划,强化政策措施,精心谋划脱贫攻坚工作。各行业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加强沟通协调,加大对各乡镇的业务指导。

2.强化党政同责,逐级传导压力。严格贯彻“五级书记”抓扶贫,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一线主抓,将任务逐级落实到单位、到领导、到个人。健全脱贫攻坚管理机构、政策、制度和机制,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人、财、物落实。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倒排工期,有序推进。严格落实督查、考核等系列制度,将扶贫开发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逐级传导压力。大力推行明察暗访常态化和通报制度化,随机派出督导组、检查组,开展明察暗访、实地督查、电话抽查和专项督查,严格督查各乡镇、各部门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扶贫政策和资金是否严格落实、扶贫措施和办法是否精准到位。

3.优化管理机制,管严管活扶贫队伍。创新运用“钉钉”云管理软件,对第一书记实行“打卡上下班”,以信息化推动第一书记履职作为实时动态管理。创新一周一例会、一月一现场推进会、重大事项联席协调会等做法,及时了解情况、推广经验、破解问题、明确计划重点、部署任务落实。推行业务学习和实地参观交流“双结合”巡回例会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分队长、第一书记到示范村、贫困村交流学习,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4.深化执纪问责,作风建设从严从实。以中央扶贫专项巡视整改为契机,县四家班子定向约谈,进一步传导压力,突出“六个聚焦”,实施“六大行动”,严格贯彻落实自治区纪委专项治理提升年工作部署,确保专项治理提质增效。创新探索推行“一纵一横一交叉”检查法,启动“百日攻坚行动”,开展“系统抓、抓系统”专项整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专项监督,继续保持查处群众身边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高压态势。1—10月,共受理信访举报6件,排查问题线索103件,立案37件,结案2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人,组织处理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

(二)打好“四大战役”,集中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

1.义务教育保障落实情况。实施控辍保学攻坚,进一步完善“双线四包”工作体系,强化贫困家庭学生“一生一档”精准控辍,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截至11月15日,全县失学辍学学生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2人。健全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全面落实贫困户子女“两免一补”政策,优先支持贫困户子女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大学新生入学补助,实现应助尽助。今年以来,全县资助贫困学生920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学生3170人),资助金额701.25万元。

2.基本医疗保障落实情况。强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健康扶贫“198”政策,全县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截至2019年11月18日,全县15063人次贫困人口享受财政兜底资金204.68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病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慢性病门诊费用通过政府兜底个人实际报销比例分别为92.72%和83.08%。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公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完善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加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贫困村卫生室均有1名经过培训且合格的村医执业,配备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完善医疗费用报销机制。

3.住房保障落实情况。以逐村逐户的方式开展房屋安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危房台账并实施精准管理。加强危房改造力度,确保群众住房有保障。2019年,自治区下达柳城县四类对象危房改造861户,截至11月18日,全县885户四类对象危房改造已全部开工(超额完成24户),其中竣工872户,所有实施危房改造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019年计划脱贫摘帽贫困村的所有危房改造户全部建成完工,并达到入住条件。

4.饮水安全落实情况。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歼灭战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大会战,不断提升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2019年共投入2390.66万元,实施贫困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8处,目前28个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完工,有8个项目群众已经用上水,力争12月上旬前全部项目实现群众用水。加强饮水工程后期管护,对已建成的饮水项目,落实了管护主体,建立了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聚焦关键重点,全面抓好产业、就业高质量扶贫提升行动。

1.产业扶贫提升行动情况。积极开展高质量产业扶贫提升行动,开展“聚特色、促发展”产业扶贫行动,着力发展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确保产业规划和项目到村到户,全县5484户贫困户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0.91%。建立以双高基地、蔬菜基地、养殖基地、水果基地等为主的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31个,覆盖23个贫困村,辐射带动960户贫困户。全县有112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覆盖23个贫困村。加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全县共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86人,每个贫困村均有3名以上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行贫困村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全县选派贫困村产业指导员207名,每个主导产业均有1名以上产业指导员。落实上级产业扶贫政策,2019年以来,全县共投入2300万元用于贫困户产业以奖代补。推进“三微”项目建设,在鸡公山安置点建成约17亩的“微田园”,提供给易地扶贫搬迁户种植。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大招商行动,1—10月,全县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4亿元。

2.就业扶贫提升行动情况。强化就业创业帮扶,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加大就业扶贫工作宣传,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通过自主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创业就业脱贫。截至10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54人。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弱劳动力就业脱贫,开发公益性岗位181个,共安置180名贫困人口就业。

(四)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脱贫攻坚问题整改。

根据脱贫攻坚巡视、督查、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任务分工、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整改方案总体要求,逐条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每项任务都有专人盯、专人抓、专人管,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目前,中央第二巡视组反馈的4大类19个方面问题, 77个整改措施已经全部完成整改;中央通报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举一反三问题,共细化为19项整改措施,已全部完成整改;2018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广西问题,共整理出19个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严格程序步骤,扎实推进扶贫对象脱贫摘帽认定工作。

按照扶贫对象脱贫摘帽“两不愁三保障”“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于”标准,严格“双认定”工作程序,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按照自治区“一微调”目标,全县计划脱贫摘帽7758人、6个贫困村。经“双认定”,目前全县达到脱贫摘帽条件的2759户7797人,目前正进入到乡镇审核阶段。

(六)统筹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其他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1.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了《柳城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均报县政府审批并进行公告公示。2019年1-10月,全县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207.77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到县资金5280万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3395.93万元。截至10月底,财政扶贫资金支出合计12351万元,支出进度93.51%。  

2.2019年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加强对各乡镇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管,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督促项目监理单位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监督项目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进行施工。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对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扶贫资金进行专项审计,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和高效利用。2019年,全县投入2428万元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6个,已动工56个,其中完工49个,在建7个,预计11月底前全部建成完工。

3.扶贫项目库信息完善工作。严格按照自治区和柳州市的工作部署,组织各乡镇、相关县直部门对2016年以来扶贫项目信息进行核准完善和录入工作,实现了扶贫资金总账平、资金投向准确、提高了扶贫项目库信息数据质量。截至9月7日,2019年度项目库信息核准录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梳理资金19383.86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9352.56万元。2016—2018年度项目库信息完善和录入工作也基本完成,已经进行了第一次送审,目前根据送审意见进行再次完善。

4.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搬迁群众岗前和职业技能培训,共举办22期就业引导培训,共培训660人次;举办叉车培训2期,培训53人;举办20期技能培训,共培训796人次。强化就业扶持,加大对搬迁群众的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有346人实现就业,开发2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为弱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提供帮助,全县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家庭已基本实现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加快拆旧复垦工作,197户搬迁户全部签订了旧房拆除协议,全县应拆160户,目前已拆除旧房并完成复垦154户,拆旧复垦率达96%,拆除面积14331.29平方米,复垦面积16839.27平方米。

5.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县级统筹、乡镇落实、村集体实施的三级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模式,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任务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挂钩,形成人人有任务,村村有目标的格局。2016年以来,共投入各级资金7758万元用村级发展集体经济。全县2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

6.强化扶贫小额信贷到期清收处置工作。截至2019年11月18日,全县存量扶贫小额信贷547户,余额2189万元,其中贫困户自主经营贷款525户,金额2062万元,主要用于种养殖业发展。截至10月底,累计贴息1301万元,累计分红1185万元(具体以平台公司数据为准),全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到位资金1271万元(具体以平台公司数据为准),超过了扶贫小额信贷总贷款额度10%以上。全县截至2019年到期扶贫贷款1652户,贷款金额8660万元,其中自主经营594户,金额3072万元;委托经营1107户,金额5588万元,累计收回贷款1641户8615万元。逾期11户45万元,逾期率2.06%。

二、工作亮点

(一)提升创新力,壮大村集体经济。

创新推行“政府+银+企+村+农”“五位一体”整县推进贫困村集体经济模式,在县政府主导下,落实优惠政策,统筹调控县内白云石矿资源促进合作。太平镇政府协助企业办理各类相关手续,协调化解项目运营中的矛盾纠纷。金融部门制定政策,优先信贷。柳钢集团给予技术指导、优先采购等支持。太平红砖厂坚持依法运营、安全生产、诚信合作,按每销售1吨白云石提取1元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自2018年7月启动以来,贫困村集体经济已累计获益28万元。发展“五位一体”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助推脱贫攻坚,不需政府财政出资,不需贫困村集体投资,实现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保障、财政税收有增长、龙头企业有发展的多赢局面。

(二)力推产业发展,促进长效脱贫。

精心构建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工、农、商”一体化脱贫模式,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做大做强工业,实现贫困户就近入企务工,同时兼顾农业生产,工农结合增加收入。依托工业和农业基础,繁荣物流、电商、商贸等经济实体,全面拓展贫困户就业创业空间。强化基础产业支撑作用,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等方式,激励贫困户扩种扩养、做大规模,贫困户种植甘蔗产业覆盖率达54.26%。截至2019年5月,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53.36万亩,其中甘蔗“双高”总面积达22.35万亩,居全区第五位、全市第一位。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引领增收。以项目运作为动力,打包落实政策,技术人员挂钩,按照“一村一特”在23个贫困村发展竹鼠、甜笋、中草药、山野葡萄等10个类别、20个项目特色产业,总种植面积3390亩,促进了产业多样化、增收多元化。打造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借助自治区实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工程的契机,建立优质稻、桑蚕、蔬菜、水果、养殖等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基地31个,覆盖23个贫困村,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模式来促进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理念的转变,生产经营水平和致富能力的提升。

(三)深化乡镇站所改革,增强乡镇脱贫攻坚力量。

深化乡镇站所改革,把原来实行“县乡双重管理、县直为主”的乡镇扶贫站、农技站、财政所等6个站所,重新明确为“县乡双重管理、乡镇为主”,下放财权、管理权、考核组织权,将295名站所干部移交乡镇政府管理,有效增强了基层扶贫力量,提升了乡镇政府服务效能。

(四)评选表扬“五好四星”先进典型,激励脱贫攻坚干部“守初心担使命”。

通过评选表扬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五好四星”即(“领航奋进好班子”、“脱贫攻坚好支部”、“脱贫攻坚好书记”、“脱贫攻坚好党员”、“脱贫攻坚好队员”、“卓越贡献之星”、“担当作为之星”、“旗帜先锋之星”、“勤廉模范之星”)先进典型活动,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激励全县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本次共评选表彰先进集体30个,先进个人110名,通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集聚先进典型的“明星效应”,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干部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在全县营造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浓厚氛围,推动脱贫攻坚的扎实有效开展。

(五)开展“周五集中扶贫日”活动。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督促帮扶干部切实履行帮扶职责,提高帮扶效果,确保各项扶贫惠农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柳城县开展了“周五集中扶贫日”活动。县处级领导在“周五集中扶贫日”深入挂点联系乡镇、村、屯督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县直定点帮扶单位集中到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周会诊”、“月总结”等问诊把脉工作,帮助乡镇解决脱贫攻坚遇到的困难;县直定点帮扶单位领导带头深入挂点贫困村开展调研指导,与帮扶贫困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制定帮扶计划、脱贫措施,协调解决贫困村脱贫摘帽的实际困难;全县各级帮扶干部利用星期五一天时间,深入贫困户家中,访民情,解民忧,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核准核实贫困户基本信息,切实履行帮扶职责,提高帮扶成效。通过开展“周五集中扶贫日”活动,增进与村干部、贫困户和广大群众的深入沟通交流,夯实精准扶贫基础,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进高标准扶贫、高质量脱贫。

(六)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入挖掘我县脱贫攻坚成果,以文艺形式助推脱贫攻坚,柳城县文联组织文联各协会文艺工作者开展“献礼建国70华诞,给力扶贫12乡镇”文艺采风活动,通过创作书画、散文、诗歌、歌曲等文艺作品,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惠农政策,讴歌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攻坚克难的勇气与担当,表扬贫困户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通过以脱贫攻坚为主体的文艺作品创作、宣传,不断激发全县人民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凝聚全县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存在问题

(一)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比较大。

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覆盖贫困人口4068人,占14.29%,全县残疾贫困人口2798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9.8%。由于身患疾病不能从事重劳动,无劳动力从事劳动生产,增收困难,贫穷的现状难以改变。

(二)脱贫巩固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个别乡镇对脱贫成效巩固工作不够重视,对脱贫户和已脱贫出列的贫困村巩固脱贫成效工作有所放松。

四、2020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 “四大战役”。

继续实施控辍保学攻坚,完善“双线四包”工作体系,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健全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强化贫困人口和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托底保障,全面落实健康扶贫“198”政策,完善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完善村级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力度。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提升行动,全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确保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二)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四场硬仗”。

推进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集中力量扶持发展县“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发展,坚持长短结合,大力发展长线产业,确保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全面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夯实长期稳定增收基础。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大对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确保每户搬迁户至少1人有稳定收入,有1人以上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强化搬迁户在迁出地耕地林地的管理利用,确保搬迁户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成内外联通、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不断探索、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0年实现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三)夯实精准扶贫基础性工作。

进一步提高扶贫数据信息质量,推进部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户籍、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险、住房、银行、农村低保、残疾人等信息与2013年以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有效对接,加强脱贫攻坚业务数据的结果分析和运用。加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和农村贫困统计监测数据衔接,逐步形成指标统一、项目规范的贫困监测体系。严格标准程序,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 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四)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对未脱贫户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对于无劳动力贫困户家庭、残疾人贫困户家庭等困难家庭,经过各种帮扶仍然没有办法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一超”脱贫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兜底政策,确保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五)狠抓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坚持开展扶贫领域巡察,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察工作重点,严肃整治扶贫领域搞变通、打折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严惩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行为,对扶贫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予以曝光,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扶贫的工作氛围。



                                          柳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