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变“造血”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近年来,柳城县加大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工作力度,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经过两年攻坚,全县实现8977贫困人口和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一、立体宣传,营造“我想脱贫”的氛围
该县通过政策宣讲、主题宣讲、文艺宣传和媒体宣传,鼓励贫困群众参与精准脱贫工作,提振全县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全县累计发放各类扶贫 政策宣传资料近10万份,制作或悬挂各类扶贫宣传标语2200条、宣传板报500多版。围绕脱贫攻坚开展文艺创作,利用“百村百戏”、文艺品牌山歌等文艺形式,依托本土群众文艺队编排扶贫主题节目进行巡演,宣传扶贫政策取得良好效果。在县城和乡镇巡演50多场,观看群众50000多人次,成功承办“三区”文化人才2017年广西(柳城)文化精准扶贫山歌歌手培训暨歌王斗歌盛会,择优汇编《广西民间山歌作品集 ——精准扶贫山歌选编》。
二、志智双扶,培养“我会脱贫”的能力
该县抓好教育扶贫和技能培训,采取免、减、奖、贷、助、补等方式,让每个贫困孩子“有学上”“上得起”。2017年至今,全县资助学生75619人次(其中农村建档立卡在校生8603人次),资助金额5212.3448万元。2016年以来,全县办理雨露计划申请1443人次,发放补助285.45万元。开展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班4期。柳城县从扶贫专项资金安排雨露计划经费187万元,为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训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截至9月,柳城县共拨付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经费16.7万元资金。
三、产业扶持,夯实“我能脱贫”的基础
采取示范区带动、“点菜下单”、协会引领等多种模式引领产业扶贫,引导群众致富。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简称“双高”基地)、凤山镇对河村“禅韵丝缘”、古砦仫佬族乡“稻花飘香”等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辐射带领,壮大甘蔗、桑蚕、粮食等产业。2016年—2019年建设“双高”基地总任务为20.85万亩,是自治区9个重点“双高”基地建设示范县之一。2017/2018年榨季进厂原料蔗总产222.25万吨,农民种蔗总收入11.11亿元,蔗农人均种蔗收入4535元。实施“点菜下单”扶贫解困。 目前,全县4500多户贫困户通过“点菜”下单,发展各类短平快产业项目达29个,目前共发放产业补贴资金1225万元。马山镇贫困户兰德宁在政府的帮扶下,积极扩大养殖竹鼠和种植甘蔗规模,竹鼠和甘蔗的收入达到3.2万元,于2016年成功脱贫。兰德宁于2017年将甘蔗种植规模扩大到20亩,竹鼠数量更是增加到300只,并且成立德宁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带动其他贫困户养殖竹鼠,提供技术指导,带领其他贫困户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全县落实121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充分利用村集体的闲置土地、水塘、林木资源,探索出旅游开发模式、“1+N”经营模式、物业租赁模式、股份合作模式、种养产业带动模式。
四、创新激励,激发“我要脱贫”的动力
该县通过金融激励、产业激励、脱贫激励,有效激发“我要脱贫”的动力。农银合作助推脱贫,建立了县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共同监管平台,规范扶贫小额信贷监督管理机制。截止2017年底,财政投入126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贷款余额9443.54万元,激励1810户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政策解决发展资金难问题;要让有主动性、有思路的贫困户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扩大产业规模,对于产业发展树立典型,对他们进行宣传,以发挥他们对贫困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后进者“我要脱贫”的动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坚实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