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政规〔2020〕9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柳州市加快大健康
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柳州市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柳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3月30日
柳州市加快大健康
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为深入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19〕33号),认真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明确2020-2022年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在政策制定、标准建设、行业监管等方面的作用,突出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大力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及强优企业进入大健康领域。
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立足柳州市独特的自然禀赋,以及面向东盟、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交通优势、医疗卫生资源丰富的业态集聚优势、广西人口净流入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面加快全市健康医疗、健康旅游、健康养老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健康运动高质量发展。
紧盯项目,挂图作战。围绕全市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大健康产业支撑能力薄弱、大健康产业链短效益不高、经营主体少、小、散、弱等突出问题,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五大重点工程(特色产品培育工程、康养基地建设工程、协同创新推进工程、产业集聚推动工程、两化融合提升工程),以挂图作战的形式,逐年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以点带面、突破创新。通过骨干企业、重大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加快发展。鼓励健康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突破,推动业态、模式和机制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2020-2022年,全市扎实推进149个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20亿元,2020-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约627亿元,建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健康产业重大项目30个以上、示范引领明显的健康产业示范基地10个以上、有品牌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龙头企业10个以上。力争到2022年,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健康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市场环境明显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业载体不断丰富,产业要素更加集聚,基本建立起与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体系,对标全国一流城市标准,将柳州市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健康宜居城市。
健康养老方面:全面建成老百姓住得起、住得好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完善,养老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力争到2022年,每千名老人床位达35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50%以上,建成10个养老服务示范机构、改扩建10个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10个老年人宜居社区、8个老年护理院,培育1个康复辅具产业园、2个养生养老人才培养基地、1家健康养老龙头企业。
健康医疗方面:全面建成老百姓看病就医便捷、舒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卫生医疗资源进一步提质升级,能够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力争到2022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5张以上,每千常住人口社会办医床位数达到0.85张以上,全市100%的公立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培育或引进2家以上二级社会办医疗机构或健康产业龙头企业。
健康旅游方面:全面建成老百姓健康旅游优质目的地,基本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景区特色化。力争到2022年,培育1个以上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以上培育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个以上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以上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5个县(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森林康养体验基地。
健康医药方面:基本建成涵盖中医中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医药商贸等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力争到2022年,打造1家以上10亿元产值企业,10家以上超亿元企业,全市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建成(创建)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和1个生物医药制造业集聚区。
健康食品方面:全面建成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的现代特色食品产业体系,打造优质、安全、丰富的健康食品产业链。力争到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4万亩,“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220个,建成0.5万亩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培育5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13个自治区核心示范区、30个县级示范区、200个乡级示范园、1000个村级示范点、262个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及生态认证养殖场(其中:4个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个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6个富硒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50个畜禽渔业生态认证养殖场)、5家健康食品龙头企业。
健康运动方面:全面建成老百姓运动锻炼健身圈,让健康运动充分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让每个人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力争到2022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建成5个城区体育公园、2个民族传统体育基地、5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30个社区健身中心、68个足球场、12条健身步道、12条慢行交通,3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0个村级篮球场等,培育1个自治区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5家健康运动龙头企业。
三、重点任务
(一)突出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1. 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柳州版“1521”康养基地建设工程,市级新建一个以上1000张床位养老项目,各城区(城中区除外)及开发区管委会分别新建一个500张床位养老项目,各县分别改扩建一个200张床位养老项目(鹿寨县除外),重点乡镇新建或改造一个100张床位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到到2022年,全面完成柳州版“1521”康养基地建设工作,建成10个老年人宜居社区、8个老年护理院、10个养老服务示范机构、10个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具体建设标准以市民政局意见为准),每千名老人床位达35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50%以上。(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城建集团、市北城集团)
2. 推动老年人宜居社区建设。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逐步实施适老化改造800户。通过政府免费或低收费提供场所、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摸索柳州特色长者助餐服务模式。到2022年,建成10个老年人宜居社区。(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残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
3. 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建设柳州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云平台,建立养老服务质量全周期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远程监管和服务质量评价。整合全市康养资源,推进智慧养老社区和智慧养老院示范建设,为广大老年人就近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居家养老服务。到2022年,成功创建1个覆盖全市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柳州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云平台,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得到极大提升。(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大数据发展局)
4. 推动养老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两环一中心”养老产业新格局,突出“医养结合”服务特色、“百里柳江”休闲特色、“百里风情”民族特色,通过区域联动和产业联动发展思路,推动“风情柳州”特色养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依托柳州市生物医药园,打造柳州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支持发展老年居家用品、老年服饰用品、老年电子产品、老年保健品、老年文化体育用品、老年沟通与信息辅具、老年医药用品等产品制造业,培育1家以上老年产品用品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到2022年建成1个自治区级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柳江区人民政府、鱼峰区人民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 推动养老设施建设达标。修编完善柳州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全面弥补养老设施欠账,通过政府回购、清理回收、租赁等方式增加养老用房供给,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每个居住、商住地块中的新建居住区,少于1000户按不少于300平方米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大于1000户按照每增加500户增设100平方米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以此类推),已建成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解决。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情况、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配套养老服务设施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问题的,依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查处。到2022年,全市养老服务用房达到国家规定面积。(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6. 培育社区养老服务品牌。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创办养老机构或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进一步丰富完善购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及奖补等扶持政策。到2022年,全市至少培育和引入养老服务品牌6个以上。(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投资促进局)
7. 推进养老产业吸纳就业。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在街道(乡镇)、社区(村)设置一批为老服务岗位,优先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养老服务机构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加强从事养老服务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其在养老服务机构就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按规定享受创业就业税收优惠、职业培训补贴等支持政策。对符合小微企业标准的养老服务机构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落实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适当提高就业见习补贴标准。到2022年,完成240个为老服务岗位设置,完成从事养老服务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300人。(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扶贫办)
8. 加强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和开发。鼓励各类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设置养老服务、护理服务等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在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等相关专业。依据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参照专项职业能力培训项目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政策。推进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到2022年建成(培育)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个养老服务实训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二)大力发展健康医疗产业
1. 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着力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工人医院总院搬迁工程、儿童医院(三期)等续建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总院搬迁工程、红十字会医院迁建工程、燎原医院等重点项目。市财政与城区(县区)财政按1:1比例大力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20-2022年每年安排市财政基建投资预算3000万元专项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级卫生室的提升改造及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出台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简化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确保到2022年,全市各县、区、管委会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覆盖,基本建成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百姓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5张以上。(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城建集团、市轨道集团)
2. 推动医养结合深度发展。继续抓好鹿寨县自治区级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对空置率高的养老床位可转设为护理型床位,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中医医院等。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医养服务融合发展,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协议合作、合作共建、服务外包、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等方式开展合作,推动有条件的医院为社区失能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到2022年,全市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推动家庭医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签约服务,实现全市8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培育12个兼顾康复医疗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大数据发展局)
3. 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实施两化融合提升工程,全面建设智慧医院,大力宣传推广柳州市电子健康卡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床旁结算、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到2020年,全市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4级以上。大力深化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实现医联体和医共体内部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要求积极探索推广互联网医院,依法依规允许执业医师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开具处方,建立互联网诊疗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渠道,支持在线开具处方药品的第三方配送。到2022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有效提升老百姓看病就医便捷感。(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医保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4. 着力推进中医药应用及创新。完善以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利用中医药壮瑶医药元素,开展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力争到2022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实施医院制剂提升工程,以市中医医院为技术支撑,建成区域性中医药制剂研发中心。(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5. 大力发展中药种植(养殖)产业。以中草药种植(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为目标,优化中草药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重点发展大宗和道地中药材,巩固生姜、山药、罗汉果、钩藤、青蒿、八角、厚朴、灵芝、油料香樟、铁皮石斛、红豆杉等优势品种,大力发展鸡骨草、牛大力等道地品种,开发吴茱萸等新兴品种,其中:三江县重点种植勾藤、罗汉果、吴茱萸、牛大力、生姜等;融安县重点种植青蒿、罗汉果、山药、八角、栀子、吴茱萸、牛大力等;融水县重点种植生姜、八角、灵芝、厚朴、吴茱萸、牛大力等;鹿寨县重点种植油料香樟、铁皮石斛、红豆杉、金线莲、青钱柳、牛大力等。规划建设柳州市药用植物园。到2022年,力争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4万亩、培育4个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个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和园林局)
6. 探索发展前沿医疗服务。全力引进一批一流的国际国内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医疗服务团队,利用高端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学专业人才,推进医疗专科体系建设。到2022年,建成2个以上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7.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探索打造柳州大健康医疗产业园,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集团化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诊断、病理诊断、医疗消毒供应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及妇产科、儿科、骨伤等非营利性专科医疗机构,重点发展中医药特色康复医院、门诊部、诊所,培育(新增)2家以上社会办二级医疗机构。到2022年,力争每千常住人口社会办医床位数达0.85张以上。(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行政审批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8. 大力发展母婴健康管理服务。建立主体多元、管理规范、质量保证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提高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满足广大家庭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大力支持一批公立医院、幼儿园及社会资本开展托育服务。到2022年,支持6家医疗机构、3家幼儿园及3家社会资本开展托育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妇联、市总工会)
9. 全面推广国民营养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根据有关规定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营养专(兼)职人员,开设营养科室。利用全市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推动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鼓励开发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和特色营养健康食品。试点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筛查与评价工作,到2022年,力争覆盖全市50%以上65周岁以上老年人。(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农业农村局)
10. 扩大医疗保险覆盖水平。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优化完善与居民收入相关联的筹资增长机制,建立有序就医格局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鼓励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支持市属各大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应用手术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牵头单位:市医保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柳州银保监分局)
(三)加快发展健康旅游产业
1. 打造柳州区域旅游环线。以生态山水、民族文化、温泉等资源为依托,打造桂林—阳朔—鹿寨—柳州东旅游环路、桂林—三江—融水—柳州北旅游环路。与桂林、来宾、河池、贵港等地市联动促进旅游市场发展,重点推广系列二日游、三日游等以“短中线游”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康养精品线路。持续做好桂中生态旅游圈联盟市场促进工作,积极推进桂林柳州旅游市场联动发展。到2022年,实现柳州区域旅游环线品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文旅集团)
2. 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发挥柳州中医药种植(养殖)特色优势,广泛开展特色中医药疗养服务,促进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衔接。结合三江县、融水县、融安县壮瑶苗侗医独有医疗方式和保健养生特色,建设中医养生、医疗保健、康复疗养、壮瑶医药养生基地,形成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业态,打造集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实体型现代化健康服务园区。到2022年,培育1个地域特色鲜明、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旅集团)
3. 培育康复疗养健康旅游产品。利用柳南区凤凰河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培育温泉理疗、温泉康养、温泉养生等多元化业态,促进健康旅游向品质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推动柳南区凤凰河创建温泉康养旅游基地。结合莲花山、元宝山、红茶沟等森林资源,开发自然疗法系列项目,提供健康疗养、养生养老等服务。到2022年,培育融水县双龙沟、融水县龙女沟2家森林康养体验基地、1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旅集团)
4. 提升“百里柳江”旅游体验。打造中国城市滨水休闲旅游样板,形成环都市百里柳江休闲旅游带。丰富完善百里柳江风情夜游、水上观光巴士、窑埠古镇特色街区等都市滨水休闲业态。提升工业博物馆、柳州文庙、东门城楼、明城墙遗址等项目的文化体验;加快建设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百朋莲花小镇、凤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等沿江健康生态休闲项目。到2022年,将“百里柳江”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城建集团、市文旅集团、市北城集团)
5. 推动工业旅游品质提升。加快提升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柳南区螺蛳粉特色小镇、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等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旅游体验;指导柳州知名工业企业配套特色展示场馆、特色生产厂房、特色观光通道、特色餐饮街区,推动柳钢、柳工、两面针、金嗓子、仙草堂等工业企业发展工业旅游,加快厂区“景区化”建设。支持柳州以柳产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探索“共享汽车+自驾游”模式,创新旅游交通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一车游柳州”。到2022年,将柳州市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工业旅游目的地。(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旅集团)
6. 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区。紧密围绕柳州市少数民族资源、百里柳江休闲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推出一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健康型、民俗体验型、生态观光型健康旅游产品,形成高端医疗、康复护理、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国际学术交流、健康保险、体育健身等新兴业态,重点打造鹿寨县香桥、融水县双龙沟、三江县大洲岛、“柳州三定岛·一都米”等健康旅游项目。充分发挥鹿寨中渡古镇、柳南螺蛳粉特色小镇、柳江百朋莲花小镇特色,进一步聚拢人气,丰富健康旅游业态。依托柳州市中医医院和秋澜医养中心,规划建设柳州中医一条街。到2022年,培育融水县双龙沟景区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鹿寨县香桥景区成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培育龙女沟和红茶沟成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旅集团)
7. 打造三江桂湘黔旅游集散地。支持三江县借助交通区位优势,依托贵广高铁、三柳高速、桂三高速等立体快速交通网络,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建设程阳八寨、布央仙人山、侗乡鸟巢“百千万”旅游综合体等高品质旅游景区。进一步丰富完善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加快推进三江侗乡会客厅、三江南北游客咨询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2年,将三江县打造成为“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地区交通枢纽”和桂湘黔旅游集散地。(牵头单位:三江县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8. 实施健康旅游通畅工程。加强主要旅游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交通联通工程重大项目以及旅游绿道、骑行专线等慢行休闲交通系统。协调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建立健全完善准确的健康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对景区外道路沿途交通标识和景区内多语种旅游标识标牌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加快完善全市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点的旅游咨询和配套服务功能。到2022年,基本实现全市旅游景区畅通无阻、通达条件明显改善。(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警支队,市城建集团、市文旅集团)
9.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洛可可“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中心”项目落地,推动石尚1966文创园、23°文创园、东盟绿色印刷产业园等园区升级改造,打造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化艺术创业园、龙潭艺术工坊(中国西南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2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集聚能力显著提升,有效带动新兴旅游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旅集团)
(四)发展壮大健康医药产业
1. 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贯彻落实《柳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完善柳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园整体规划布局,丰富柳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园相关功能,确保2021年柳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重点引进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全面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围绕名优产品技术改造和规模提升、重点领域新药创制及产业化、高端医疗器械开发及产业化等领域,培育广西金嗓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中型生物医药企业集团,重点推进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洛维基地、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迁建项目、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灵芝产业园、广西馨海药业创新中药项目等一批重点医药项目落地投产。力争到2022年,培育(建成)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打造1个生物医药制造业集聚区,吸引20家生物医药企业进驻。(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鱼峰区人民政府、柳江区人民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
2. 扎实推进一致性评价工作。扎实推进全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利用自治区及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相关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配合支持3个新药、仿制药的临床申请并展开临床试验。(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3. 全面推广应用中医壮瑶医药。促进以中医药壮瑶医药为特色的种植、研发、生产以及临床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推进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建立壮瑶药基础理论库、药材库、产品资源库,完善医理理论、交验医方、规范诊疗技术;鼓励研发中医药壮瑶药医疗机构制剂,提高制剂水平,做强涵盖药材种植、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等业务的中药饮片精深加工产业链。力争到2022年,研发中医、民族医新药3个以上,全市中医壮瑶医药迈入广西先进行列。(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
4. 培育壮大医疗器械产业。推动智能灸疗仪、罐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智能化水平,增强用户体验,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继续开发优化特色诊疗设备。发展环保可降解、使用便捷的新型医用材料和植介入体,提高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一次性使用手术衣、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包等卫生材料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积极开发齿科、血管科、心脏科等高端植(介)入类器械,如血管支架、介入导管、导丝、植入型除颤器、心脏起搏器等心血管介入器材,打造区域品牌。到2022年,力争研发上市II类、III类医疗器械产品5个。实现花红药业、顺康达等2个医疗器械项目落地。(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投资促进局)
5. 积极发展化学药和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原料药生产优势,支持改进生产工艺,缩短工艺流程,减少污染性大的原材料使用,用酶法工艺来代替化学合成工艺,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菌种和发酵配方来提高目标产物产量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智能化制造能力,全面提升原料药生产优势。巩固发展小分子化药,支持企业对满足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市场前景大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开展仿创研究以及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提升企业化学药的研发创新能力。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促进优势企业的优势品种、独家批文或独家品种做大做强,重点发展脂质体、脂微球、纳米制剂等新型注射剂型;重点开发速释、缓释、多层缓释以及靶向给药、透皮吸收、粘膜给药等新型口服调释和皮肤给药系统,鼓励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新剂型和新规格产品。大力发展生化制品,以现有生物制药企业为依托,发挥本地已有的生化制品生产能力,加快利用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氨基酸、酵母类、酶制剂等产品及衍生制品。加快生物制药产业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及技术领先的科研团队,提升柳州市生物技术药的综合实力。鼓励发展生物保健品,顺应保健品消费从防病治病扩大到抗衰老、健身益智、美容健美等多种需求转变的趋势,以免疫调节、营养素补充剂、抗疲劳等保健品为重点,发展生物活性多肽、糖氨聚酸和氨基酸类新品种,加快发展多肽类保健品的发展。力争到2022年,培育1家以上10亿元产值企业,10家以上超亿元企业。(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
(五)积极发展健康食品产业
1. 打造全市重要健康食品生产基地。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到2020年,培育13个自治区核心示范区、30个县级示范区、200个乡级示范园、1000个村级示范点。(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 打造优质粮食(杂粮)生产基地。以柳江区成团镇、柳城县古砦乡、鹿寨县中渡镇和融安县大良镇为重点区域,建设10万亩优质稻基地。重点打造柳江区、柳城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在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建设富硒米标准化特色粮食示范基地,打造柳州富硒米品牌;在三江县、融水县建设紫黑香糯标准化特色粮食示范基地;支持成团大米、融水香粳糯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到2022年,培育1家以上粮食产业化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粮食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3. 打造富硒食品生产基地。根据全市土壤硒资源分布、含量及农产品生长地理环境要求,布局一批集中连片富硒农产品优势种植区。到2022年,培育富硒水稻、茶叶、水果等6个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5000亩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4. 打造营养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水产畜牧业,将现代生态养殖理念贯穿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大力开发融水县黑香猪、三江县小黄牛、融水县香鸭、三江县稻田鲤鱼、融水县田鲤、融安县大坡飞鸡等特色畜牧水产品种,以生态养殖认证为依托,大力推动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蛋鸡、肉鸭养殖。到2022年,完成畜禽生态养殖认证250个,年出栏家禽660万羽,出栏生猪220万头,水产品总产量7.39万吨。(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5. 打造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加快本地茶树品种培育、示范,推广地方茶新品种(系)种植,优化茶叶生产布局,打造三江县、融水县生态产茶大县,在三江县创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完善产品质量监控溯源体系,创建标准化绿色食品级茶园和富硒茶园基地,通过绿色以上认证或GAP认证的茶园达到11万亩。到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24.5万亩,干茶产量1.6万吨。(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人民政府)
6.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推进“三权分置”制度,积极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特色健康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和农村合作联社等产业组织形式,按照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五统一”规范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到2022年,基本建成小农户与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小农户分享特色健康食品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7. 推行特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创建特色健康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立健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动植物疫病统防统治等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建立业主质量安全承诺和诚信机制,确保示范区的健康食品原料标准化率达到100%。大力推行“三品一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初步形成覆盖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农业标准体系。推进特色健康农产品原料“一个产地、一个主体、一个产业、一套标准、一套监管体系、一批‘三品一标’品牌”的“六个一”基地建设。完善“三品一标”审核流程和技术规范,严格产地环境监测、评估和产品验证检测,加强对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力争到2022年,全市“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220个,“三品一标”基地面积保持120万亩以上,培育10个园艺作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优化水果生产区域和品种布局,大力发展优势柑桔,引导葡萄产业提质和培育高海拔特色水果。打造“一带一圈”柑桔产业区域布局,以融安县、柳城县为中心,沿209国道从北至南打造以滑皮金桔、脆蜜金桔为主的金桔产业带;以鹿寨县、柳江区及城市周边为中心,打造以沃柑、沙糖桔为主的中晚熟柑桔产业圈。在鹿寨县创建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在融安县创建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并分别培育1个水果深加工企业。重点支持柑桔高标准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和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持续在国内一线城市举行柳州柑桔产业推介活动,支持“柳”字牌柳州脆蜜金桔、柳州葡萄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到2022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总产量120万吨,优果率达75%以上,其中柑桔面积达100万亩,产量100万吨,培育1家从事水果生产销售的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3~5家市级龙头企业,水果全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
8. 打造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集聚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引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施特色产品培育工程,重点提升打造优质粮食、特优水果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集成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和设施栽培,加快生态果蔬基地建设及采后处理和预冷保鲜。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到2022年,建成1个以上自治区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12个以上市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
9. 强化健康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件和能力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开展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建设特色健康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每年强制监测8万个样本。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到2022年,成功组织205个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
10. 加快柳州市粮食储备库建设。加快推动市级粮食储备库整体搬迁项目,确保2022年建成启用。统筹特色健康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布局,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网点。(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北部生态新区,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11. 大力培育特色健康食品品牌。实施特色健康食品品牌战略,推进健康绿色食材种植、养殖及生产研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重点打造绿色有机茶叶,富硒水稻、富硒茶叶、富硒水果等农产品产业。积极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2022年,实现每个县拥有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以上,培育5个在广西和粤、湘、黔等周边省市及东盟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六)加快发展健康运动产业
1. 加快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完善城镇体育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将体育设施与城乡建设及教育、旅游、文化、养老、医疗等场地设施相衔接,充分利用景区、公园、绿地、广场、建筑物屋顶、城市空置场所、城镇“边角地”和江河湖堤岸及废旧的工业和商业场地增加或改建体育场地,灵活设置、合理嵌入体育场地设施。落实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到2022年,建成5个城区体育公园、2个民族传统体育基地、5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30个社区健身中心、3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68个足球场、12条健身步道、12条慢行交通, 20个村级篮球场等一批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加快推进市体育学校建设,完成16个大、中、小学运动设施的开放共享,培育1个自治区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建集团)
2. 办好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办好柳州国际水上休闲运动会、柳州国际网球公开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柳州赛段、世界铁人三项赛柳州站、城市围棋联赛柳州站等重大赛事。培育壮大水上休闲运动系列、自行车系列、登山系列、山地户外系列、低空运动系列等特色赛事。力争到2022年,将柳州市打造成为国际知名体育竞技赛事承办地。(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3. 重点发展丰富多彩体育运动。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大力发展健身休闲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休闲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到2022年,培育2个星级汽车旅游营地、2个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基地、6个山地户外运动营地、培育5家健康运动龙头企业、1个户外实践研学基地。(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融水县、鹿寨县、三江县人民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进一步做好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综合统筹,明确部门职责,健全柳州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要切实做好大健康产业发展综合统筹、协调、督促等工作,市民政局负责牵头抓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牵头抓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牵头抓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牵头抓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抓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市体育局负责牵头抓健康运动产业发展。各牵头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标对表狠抓任务落实,责任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各县、区、开发区要逐项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工作量、责任人,层层分工,逐级压实,确保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二)加强健康产业重大项目跟踪管理
及时调整更新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根据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情况,适时调整更新项目库。梳理一批精品重大项目,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分类分级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动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台账,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做好项目统筹推进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实际困难问题,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项目所在地政府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
(三)加强健康产业招商推介
组织开展健康产业专项招商行动。立足柳州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条件,制作“产业树”,绘制“产业链全景图”、“产业招商地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要求,每年定期举办1~2次市级层面大健康产业专题招商推介(洽谈)会或项目发布会,牵头组织2~3次针对大健康产业强优企业精准招商,同时指导各县、区、管委会组织系列专业小分队赴区外开展项目精准招商。积极引入大型知名金融、保险、地产等企业集团开发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健康旅游类产品和服务,力争每年实现全市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不低于50亿元。(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全面推动区域开发合作
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加强沟通协商,扎实推动大健康产业跨区域合作。充分利用“中欧合作发展论坛”、“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等合作交流平台,与欧盟、东盟国家在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港澳地区组织或个人在广西投资设立养老机构,在投融资、土地供应、财政补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桂港澳养老服务业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业的养老护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合作培养基地,打造桂港澳养老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平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民政局、市投资促进局)
(五)全面加强财税政策扶持
1. 对从事养老服务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2. 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相应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属于社会办医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享受政策扶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范围,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医保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
3. 深入开展“银企对接”系列活动,打通金融服务大健康产业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探索允许营利性养老机构以有偿取得的土地、设施等资产进行抵押融资。积极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服务、医疗医药产业相关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专项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资产证券化、景区门票收益权(收费权)质押、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 鼓励现有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大健康产业,与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共同构建多层次投资体系,将健康医药、健康养老、健康食品、健康旅游产业作为重点投资方向。瞄准重点发展领域,创新投资模式,通过参股入股、技术或产品转让、资源整合、品牌输出等方式助推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
5. 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不区分经营性质按上述老年人数量同等享受运营补贴,入住的上述老年人按规定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标准,重点购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机构运营、社会工作和人员培养等服务。专业化服务组织利用租赁场所或自有场所开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对连锁经营网点达到10个以上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可给予不超过2倍标准的运营补贴。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机构同等享受养老机构用水、用气、用电、有线电视收视维护等相关优惠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推动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水务集团、柳州中燃公司、柳州供电局)
(六)全面落实土地政策扶持
1. 做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联动协调,强化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出让方式供应的土地用途确定为社会福利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出让价格可按不低于所在级别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新建养老床位5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项目,可列为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由市本级优先保障用地指标。新建养老床位8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项目,优先申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优先申请使用自治区用地指标。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凭登记机关发给的社会服务机构登记证书和其他法定材料申请划拨供地,自然资源和规划、民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落实划拨用地政策。鼓励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存量商业服务用地等其他用地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允许按照适老化设计要求调整户均面积、租赁期限、车位配比及消防审验等土地和规划要求。(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
2. 扩大健康旅游文化产业用地供给,对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规划以及土地使用条件的健康旅游文化项目,优先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在符合相关规划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使用集体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办旅游企业。允许利用非耕农用地、林地等集体土地承包权,在不改变土地地类的前提下,以作价出资、投资入股、租赁方式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探索农用地旅游业复合利用,对乡村旅游项目及服务设施符合相关规划的,可实行“点状”供地、“带状”供地。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闲置土地开发旅游项目。鼓励柳州市农民以农村房屋产权、土地进行融资贷款用于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改造建设民宿民俗、创意办公、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业农村体验活动场所。(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3. 对于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应;营利性健康运动产业项目用地应采取出让、租赁等有偿方式供应,出让底价根据土地评估结果、产业政策和土地市场情况综合确定。鼓励在住宅、商业等用地中配套健康运动产业用地功能范围,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积极发展乡村健康运动产业,使健康运动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体育局)
(七)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
扎实推进大健康产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经有关主管部门确认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相关机构及人员等责任主体,开展联合惩戒行动并在“信用中国(柳州)”网站上公示。对于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相关机构及人员,坚决依法依规实行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大数据发展局)
(八)强化健康产业检查指导
各项重点任务牵头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定期调度、跟踪督办等方式推进工作取得进展,务求实效。各单位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将重点任务的执行情况、重要事项、亮点经验、突出问题等情况向牵头单位报告,各牵头单位分别于6月30日、12月30日将半年及年度工作情况、产业发展报告报送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管委会、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相关部门)
附件:1. 柳州市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
表(2020-2022)
2. 柳州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3. 柳州市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重点项目表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发
柳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31日印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