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城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柳城县人民政府
办公室文件
柳城政办〔2017〕110号
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柳城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县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
《柳城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13日
柳城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十三五”规划
目 录
一、应急体系现状和建设环境····························5
(一)现有工作基础····································5
(二)薄弱环节········································11
(三)建设环境·······································11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13
(一)指导思想········································13
(二)基本原则·······································13
(三)建设目标·······································14
1. 总体目标··········································14
2. 分类目标··········································14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16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16
1. 推进“一案三制”建设·······························17
2.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18
3.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19
(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1
1. 加强风险管理与检测预警····························21
2. 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和交流合作························22
(三)提升应急处置效率·······························23
1. 提升应急信息化水平································23
2. 提升应急处置的效率································24
3. 强化各类应急保障··································26
(四)推进应急创新发展·······························27
1. 提高重点领域应急管理水平··························28
2. 加强社会协同能力建设······························28
四、保障措施·········································29
(一)加强组织领导···································29
(二)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29
(三)加强评估和督查··································30
柳城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加强柳城县应急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柳州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等精神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阐述“十三五”时期柳城县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是柳城县未来五年应急体系建设的行动方案。本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一、应急体系现状和建设环境
(一)现有工作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上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从规范“一案三制”建设入手,切实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依法处置了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凤山二塘村爱敬屯地质灾害事件及2015年“9·30”爆炸案件等,为柳城县“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完善全县应急管理机制、法制建设。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以县长担任主任,各位副县长担任副主任,县政府办主任、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的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柳城县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柳城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并落实2名人员作为应急办专(兼)职工作人员,不断充实应急管理力量。县应急委常设16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相关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全县16方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和应对处置工作。全县16个单位(部门)和14个乡镇(华侨管理区)、137个村委(社区)也相应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在全县县直单位、14个乡镇(华侨管理区)、1393个村屯设有信息员共1425人,至今已形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应急机构体系。四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依法行政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各乡镇(华侨管理区)、各单位、新闻媒体开展学习贯彻活动,做到知晓、贯彻、落实。
2.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应急预案规范化建设。
县应急办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柳政发〔2012〕198号)要求,全面推进我县应急体制、应急预案规范化建设。建立有全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完善修订16个以上的专项应急预案,100%制订专项预案及部门预案,按时按质完成预案修订更新。县应急委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县级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等基础性工作,抓好隐患排查和预警预防能力,强化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应急业务培训和宣教等工作,推进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各乡镇(华侨管理区)、村(社区)按照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乡镇级具体要求和村(社区)级具体要求,搞好基层的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县安监局、经贸局督促指导我县企业按照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企业具体要求,抓好各项软、硬件建设,及时向全县各企业推广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县教育局督促指导全县各学校按照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学校具体要求,抓好各项软、硬件建设,及时向全县各学校推广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
3.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不断增强自然灾害隐患监测预警工作。建设柳城县县城河段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完善水文资源监测管理体系。建立县、乡(镇)、水库、村屯防汛预警联系机制,实现全县水情、雨情数据自动化采集,加快预报速度,提高精度。建立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综合系统,实现对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高温、低温冰冻等气象灾害,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综合预警。全县完成地质灾害普查工作,建立有各乡镇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档案数据库,全县设立有地质灾害监测点,并落实了责任人和监测人,发放了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建立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完善了全县群测群防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县完成环境污染源普查工作,为科学判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了依据。企业污染源监测工作不断加强,实现凤山糖厂、柳城糖厂、六塘制糖公司三家国控企业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站和地下水监测网站,确保饮用水安全。
(2)加强事故灾难隐患监测工作。我县按照全面排查,重点整改,综合治理的要求,扎实抓好全县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先后对非法采煤,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及运输,烟花爆竹经营,建筑施工,电力生产、输送,道路运输,公路施工,水上运输,企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隐患风险系数高低进行整改紧迫程度排序,建立隐患整改责任制,及时整改,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力争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3)加强公共卫生隐患监测工作。在各乡镇建立有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网,成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专家诊断组、处理组,确保重大动物疫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建立了全县公共卫生隐患排查制度、信息汇报制度、统一指挥制度,初步形成了县卫生部门、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三级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提高了疫情早期发现、报告和预测预警能力。
(4)加强社会安全隐患监测工作。加强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采取大接访、约访和领导干部下访三结合形式,全面掌握各种风险隐患的动态变化,重点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实行领导集体调度、部门联合“会诊”,限期办结,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事故隐患,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包案负责制,力争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化解于初始。成立柳城县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加强对社会安全事件信息收集、研判,提高预警能力。
4.加强值班和信息报告,应急事件处置工作运行良好。
完善了全县应急管理工作、信息报送、值班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确保了各类应急信息及时、准确传送。针对每一类每一起应急突发事件,我县对应的应急指挥部及县应急办都能在第一时间,有条不紊的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置先期工作,尽量把应急事件控制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不能控制事态发展的应急事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完成应急响应、应急结束、善后处理、调查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县将严格按照柳城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时进行处置。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全县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实施救援,防止事态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加强应急队伍和应急保障建设,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1)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我县依托县公安消防大队,在原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将矿山、医疗、交通、民政、通信、电力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纳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作战、训练和救援体系,成立了柳城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承担国家法律规定的消防、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2015年有消防官兵25人。我县充分结合乡镇(华侨管理区)实际和依托乡镇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派出所警务人员、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等有利资源,建立了14支承担气象、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安全事故、全体性事件等应急事件先期处置的松散型乡镇(华侨管理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我县把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抓实抓好,先后建立了防汛抗旱、森林消防、气象、地质灾害、卫生、突发环境事件、重大动物疫情、交通等县级重点区域、行业应急队伍。
(2)应急物资设备得到保障。将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保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单位、公司预算,并专款专用,确保经费落实到位。为全县配备风力灭火机82台、2号扑火工具210把、对讲机25台、防火指挥车1部、防火运兵中巴车1辆;配备急救车辆5辆,镇卫生院急诊车辆12辆;配备泵吸式氯化氢检测仪、泵吸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泵吸式氟化氢检测仪、泵吸式二氧化硫检测仪、泵吸式氯化氢检测仪、溶解氧快速测定仪等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各1台,共6台套;配备消防车5台,其中登高平台车1辆、抢险救援车1台,泡沫水罐车1台,水罐消防车2台,县城共建有市政消火栓61具;各基层生产部门配备电力抢修车13辆;配备防汛抗旱车辆2辆;配备1台压路机。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和装备配备,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6.强化应急演练和加强宣传培训工作,营造良好的应急管理工作氛围。
我县结合预案修编工作,在强化预案演练的同时,充分发挥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通过演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1—2015年度共举行各类应急演练527余(场)次,主要包括:防震减灾避险演练、地质灾害撤离避险演练、灭火应急演练、火灾逃生技能演练、防楼道挤压安全技能演练、防雷防震安全技能演练。在应急宣传上,县应急办、各乡镇(华侨管理区)、各相关部门通过集中开展宣传活动、2011—2015年共发放市、县应急手册、应急知识读本19万余册、应急宣传挂图3.7万余份、办板报530余版等,通过广泛宣传应急基本常识,宣传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增强了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薄弱环节。
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全县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相对于《“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所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而言,仍然存在:一是与市级应急体系建设相比,县、乡、材应急体系建设仍不够规范,与区、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度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各类应急突发事件发生频繁,应急经费支出远超预算,应急经费紧张,使我区应急管理建设陷入被动;三是对一些应急管理工作专业队伍缺乏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四是预测预警和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建设环境。
“十三五”期间,是全市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力争率先在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行政的攻坚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突发事件风险增多,公共安全形势复杂,人民群众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自然灾害方面。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导致全柳城县范围内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出现加剧的趋势。“十三五”期间,需要特别防范阶段性雨雪冰冻天气、强对流天气、区域性洪涝灾害及其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2.事故灾难方面。目前,柳城县仍然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危化、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同步发展,处于安全事故易发的特殊时期。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防范、重发展轻监管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上高危行业集中、涉危企业多、资源赋存条件差、过往车船多等原因,“十三五”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呈现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等特点。
3.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十三五”期间,学校、公共聚集场所仍将是突发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呼吸道传染病将是需要重点防范的传染病。食品、药品安全必须加强监管,个别不法之徒见利忘义、制假售假,不排除引发食品、药品中毒类突发事件。全县部分化工企业,务工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冶炼、化工行业急性中毒事件也应加强防范。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也将有发生的可能性。
4.社会安全事件方面。“十三五”期间,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期,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矛盾多样多发,全县特殊群体的稳控难度将增大。同时不能排除征地拆迁、劳动维权、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医患纠纷等领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全县的涉恐风险也将加大,必须引起重视并依法依规予以化解。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柳州市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努力适应“十三五”期间公共安全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认真谋划全县应急体系长远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整体公共安全大格局,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
创新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法,强化预防治本,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消除风险隐患,推进应急管理由应急处置为重点向全过程风险管理转变。
2.坚持科学应对,法治保障。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强化标准规范,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树立公共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努力提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4.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
本规划既是全县重点专项规划,也是各级各部门应急体系建设的综合性规划,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华侨管理区)制定本级规划的依据和指南。各级各部门依据规划内容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
在应急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社会参与,着力建立社会协同机制。加强合作交流,强化科普宣教,在全社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局面。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县进一步健全统一指挥、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重大基础设施抗灾、城乡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基础能力明显增强,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应急保障和应急舆情处置等综合应急能力显著提高,灾后重建科学有序,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2.分类目标。
自然灾害类: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1.0%;灾民12小时内得到基本救助;台风、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5%,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20分钟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达95%以上;主要河流控制断面洪水预警发布率80%以上,洪水预报合格率90%以上;地震监测信息2分钟内发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达到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要求,确保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覆盖率100%;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8‰,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1‰以内;在事发现场4小时内完成各项应急测绘任务;健全农业灾害预警监测服务体系及应急处置机制。
事故灾难类:努力建设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不突破上级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到0.125以下,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到2.10以下,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降到2.24以下;港口营运亿吨吞吐量事故件数、死亡人数下降5%,工程建设百亿元投资事故件数、死亡人数下降4%;实现两小时环境应急监测圈,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效率和质量;全县公共供水厂100%纳入在线监控范围,完成燃气重大危险源、市政桥梁信息化管理和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民爆重大危险源监控率达100%。
公共卫生事件类:进一步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范应对措施,本级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90%;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规范处置率达95%以上;突发急性传染病救治定点医院覆盖率达100%,有效防止或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本级紧急医学救援专业队伍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90%;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规范化报告率达95%以上;各类突发事件接报后在30分钟内开展有效紧急医学救援响应。较大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及时有效处置率100%。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生产企业药品评价性抽验覆盖率达到100%。药品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药品生产企业品种监督抽验覆盖100%。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并有所提升,主要食品安全监测合格率98%以上。
社会安全事件类:网络化、科技化、智能化、立体化的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控架构基本形成。90%以上较大社会安全事件均能实现预知、预防、预警,95%以上较大社会安全事件均能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涉恐、涉边、涉毒等突出社会治安案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金融、外事、民族、旅游、人防、教育等系统突发事件均能做到及时预警和有效处置;粮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积波动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均能做到及时预测并得到有效处置。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十三五”期间,根据应急体系建设的需要,结合我县的实际,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应急处置效率、推进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建设任务。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推进“一案三制”建设。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完善应急预案评估制度,科学规范管理应急预案。推进本级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修订工作,做好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企业应急预案之间相互衔接,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实际编制应急预案,加强基层和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建设,不断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2)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完善县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提升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应急委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进一步明确公安、民政、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林业、卫生、安监、地震、气象等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所在单位的工作职责,全面提升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专业处置能力。完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强化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的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做到职责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促进大中型企业和高危行业企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专兼职机构,加强力量配备。
(3)完善应急机制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建立和完善风险排查、预警监测、信息报告、舆论引导、交通通信保障、救援队伍调用和应急指挥、协调、决策机制。探索跨部门、跨行政区域应急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快建立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应急救援补偿机制,完善突发事件调查评估制度。
(4)加强应急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全面推进依法依规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深化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培训,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和措施,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化水平。
2.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1)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健全乡镇(华侨管理区)、行政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应急管理机构,全面落实基层政府、基层单位负责人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突出基层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确保基层应急预案专业化、简明化和流程化。基层组织针对本区域、本单位易发多发的突发事件,组织群众开展应急演练,推进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建设与基层任务相适应的应急队伍、应急设施,增加必要的应急物资。全面排查、登记和治理基层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建立完善基层应急信息报送机制,健全防范和调处机制,提高基层信息报告和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能力。
(2)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柳州市实际编制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应急装备、预警监测、通信互联、能力评估、管理考核等标准规范,建立和完善基层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示范点和示范工程,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开展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上级部门提出的社区减灾“七有”工程,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及应急知识普及,确保各乡镇(华侨管理区)、村委、社区有综合减灾组织机构、有应急救助预案、有灾害隐患清单、有临时避难场所、有灾害预警信息员、有灾害应急队伍、有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城乡防灾减灾能力。
(3)构建基层应急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广西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县、乡镇(华侨管理区)、村三级联通的基层应急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行政村(社区)网格员、行政村(社区)网格管理站、乡镇(华侨管理区)网格管理中心在应急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定位,完善应急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及应急知识普及,组织区域网格员和网格管理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网格员能够准确、完整、及时完成信息采集、分流处理和信息上报各项要求,切实解决基层应急信息上报和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1)加快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依托人武部、武警、消防、公安队伍等优势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重点加强相关专业装备配备,推进训练场地建设,强化队伍技能训练,提升综合救援能力,实现“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综合救援”的目标。
(2)抓好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施行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好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安全生产、交通运输、水上搜救、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动物疫情处置、社会安全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支持驻县部队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支持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推进政府有关部门与部队应急救援队伍的联建、联管、联用机制建设。
(3)完善专家队伍建设。及时补充完善县级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健全应急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和专家管理制度,建立专家在常态和非常态下参与应急管理的工作机制。组织专家参与应急管理学术研究、学习培训、分析会商、应急能力评估、应急处置、科普宣教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活动,不断提高风险评估、应急评估、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和绩效评估等能力,充分发挥应急专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
(4)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组建以乡镇(华侨管理区)综合救援队伍为基础、以基层民兵应急分队为主体的基层应急队伍。加强基层应急队伍装备配备、演练培训等工作,提升基层应急队伍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网格员的管理,配备必要的装备,强化培训和轮训工作,发挥其在灾害信息报送、预警信息传播、协调社会资源、重建社会关系、恢复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积极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依托共青团、红十字会、基层社区及行业协会等组织按领域分专业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建设基层应急志愿者队伍、企业应急志愿者队伍、专业应急志愿者队伍及青年应急志愿者队伍,推动高风险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加强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志愿者建设协调指导机制,建立完善应急志愿者队伍信息库,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在隐患排查、科普宣教、信息报送、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中的作用。
(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加强风险管理与监测预警。
(1)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部门和专业技术队伍作用,对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普查和风险评估,分级分类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为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隐患治理提供基础信息。推进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调查,建立定量化风险评估流程。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危险源报告制度,在规模以上客运和危险品运输企业以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役国省干线公路特大桥梁和特长隧道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获取和统一协调处理的能力建设,开辟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检验检测快速通道。定期开展社会安全事件排查,完善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2)完善突发事件监测系统。进一步扩大全县监测覆盖面,改进监测预警技术手段,加大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大活动和关键基础设施监测监控。推进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站网建设,优化监测站点功能布局,完善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灾害预报预警的准确率。构建一体化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体系和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重金属等污染源特征污染物、大气环境风险源集中区域的大气环境等方面的监测。加强民族舆情等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信息收集和研判、预警工作。着力化解区域性系统金融风险,防范信用风险,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校园安全危机预警及应急管理系统、粮情监测预警分析系统、旅游安全预警信息预警系统建设。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研判和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大活动和关键基础设施监测监控。
(3)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整合各领域预测预警资源,建设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现代通讯设备等发布预警信息,完善全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出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明确预警信息发布内容流程和权限。优化预警信息“绿色通道”发布机制,进一步畅通快速发布渠道,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确保预警信息的全覆盖。
2.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和交流合作。
(1)强化应急宣传教育。充分运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报刊等载体以及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传播手段,广泛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应急知识普及率。将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增强在校学生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依托现有的科技馆、图书馆等科普机构,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公众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
(2)强化应急培训演练。加强县应急培训基地、各专业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强化应急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储备库,开发标准化应急培训课程体系、案例教学库,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管理人员实施规范化、常态化的应急培训,提高各级各类应急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依托相关部门、行业及高校的资源,开展专业化应急抢险和救援能力培训与演练,提高各类专业、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技术水平与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军地、警地联训联演,拓展立体化医学救援网络建设和联合培训演练等领域的合作。
(3)加强应急合作交流。继续深化与柳北区、柳江区、融水县、鹿寨县、河池宜州区等相邻县(区)的应急管理合作机制,深入推进相邻县(区)应急协作机制建设,按照自愿参与、平等透明、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原则,开展广泛深入合作,联合应对突发事件。
(三)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1.提升应急信息化水平。
(1)完善县政府应急综合管理平台。以智慧应急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县政府综合应急管理平台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规范化建设。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和数据资源共用共享模式,整合现有的应急管理系统,汇集各级各部门的应急数据资源,建立完善各类应急资源等基础数据库,拓展完善县应急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功能,进一步推动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向乡镇(华侨管理区)延伸和运用。加快实现县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和县直部门之间的实时互联互通,推动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可视化、扁平化、立体化、网络化。
(2)推进专业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建立完善专业应急管理平台,提高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各部门(系统)要按照县政府应急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结合各自职能特点和工作实际,建立完善专业应急管理平台,实现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异地会商等功能。加强各部门(系统)专业应急平台之间的资源整合,实现本部门(系统)与县政府应急办、县直部门间应急数据共享、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提升各专业应急管理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
(3)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搭建模块化的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和移动信息交互系统,进一步拓展应急移动平台应用。搭建多层应急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应急管理地图化,应急管理一张图。搭建应急事件情报分析研判模型,实现应急事件监测智能化。
2.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1)强化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报告能力。加大各乡镇政府(华侨管理区)值班室投入,强化值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加快值班平台信息报送、视频点名等功能的拓展应用。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及信息报告追责制度,建立县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机制,形成上下畅通、左右联动、覆盖全面、快捷高效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网络,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体系。利用各种智能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等媒介,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收集渠道,完善社会信息收集网络,强化舆情监测,提升信息收集能力。
(2)提高现场应急指挥能力。建立健全现场指挥官制度,完善现场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明确现场决策、处置和保障主体,理顺后方应急指挥部与现场指挥部的关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移动应急指挥系统、移动信息交互平台等,实现信息收集分析和应急资源数据、突发事件现场音视频信息快速传输,为现场形势研判和人员、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的配备与及时调集提供信息化支撑,进一步提高现场指挥决策信息化水平。
(3)强化先期处置能力。注重基层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基层应急机制,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应急救援保障,提高基层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以有效控制事态、保障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的先期处置能力建设,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和做好安置工作,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4)强化应急联动能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横向联系,加强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进一步完善紧急情况通报、联席会议、专家咨询、工作会商等制度,强化突发事件应对的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增强突发事件处置时相互支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能力,形成反应快速、协调高效的应急联动体系。建立健全军地应急处置协作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加强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强化与军队、武警系统的应急联动,实现军地一体、协调联动、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提升协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5)提高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能力。强化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信息发布,健全重要信息审核、发布、社会舆论引导等机制。建立完善县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带头接受媒体采访制度。对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属地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表明立场态度,阐明应对措施,着力提高回应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新闻发布能力培训,提高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水平。
3.强化各类应急保障。
(1)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消防、医疗救护、公共安全标识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柳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规范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平时演练、应急启用行为,配备民众安置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应急供水等保障设施,保证全县应急避难场所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顺利启动运行。进一步拓展学校、广场、公园、体育场馆、人防、绿地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合理布局紧急疏散场所,推进各级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2)加强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加强全县应急物资建设统筹和综合管理力度,推动救灾装备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支撑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优化结构布局,选择多灾易灾和因灾交通易中断的乡镇建设区域性救灾物资储备点,完善区域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基地,加强船舶溢油、环境保护、公安、卫生、林业等类别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健全多种储备方式,构建以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的应急物资储备格局,建立应急物资调用补偿机制,提高应急物资紧急动员的能力。
(3)构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加强公立医院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开展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急性传染病救治基地建设,提高烧爆伤等特殊伤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逐步构建立体化、综合与专科救援兼顾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4)加强灾后群众生活保障和恢复重建能力。尽快修复各种与群众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为灾后群众提供必要生活保障。落实灾害救助政策,充实灾害救助项目,保障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适时提高受灾群众的救助质量和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灾后救助中的作用。完善恢复重建机制,减轻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压力,帮助受灾地区迅速有效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四)推进应急创新发展。
1.提高重点领域应急管理水平。
(1)创新安全生产领域监管。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建立常态化、科学化的安全检查机制,创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创新高风险行业领域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实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安全搬迁工程、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协作联动机制和直报系统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机制。统筹协调、填平补齐和综合利用检验检测资源,建立完善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检测能力和关键技术手段。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应急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智能化舆情监测、分析应对能力建设,修订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规程和操作手册,加强应急装备建设。
2.加强社会协同能力建设。
(1)创新社会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协调机构或服务平台,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社会公众与政府应急管理互动机制,强化公众自防自治、部门联防联治、相关单位协防协治的能力,加强应急资源协同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突发事件社会协同防范应对体系。
(2)开拓社会化应急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创新公共安全服务方式,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应急服务机制,大力发展社会化应急服务。加快灾害保险制度建设,健全责任保险体系,完善灾害风险分散机制。贯彻落实应急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3)开展公众应急知识普及教育行动。建设标准化应急知识科普库,鼓励建设综合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应急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五进”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全面提升社会协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为规划实施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要建立或明确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机构,制定完备的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规划实施的具体任务和责任,抓好任务的层层分解和督促落实,确保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实现。要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管理队伍,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二)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按规定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事前防灾防损和事后经济补偿作用,推动发展高危行业、环境污染等责任保险。鼓励金融业对应急管理工作给予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结合投入的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机制。建立良好的资金整合机制,加大对基层应急能力和贫困地区应急能力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三)加强评估和督查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检查机制,及时跟踪规划实施情况,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找准规划落实偏差,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机制,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联合政府督查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立项督查,切实扫除规划落实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各级各部门要把规划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明确责任,确保规划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附件:柳城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
目汇总表
附件
《柳城县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新建、改建、改扩建) | 主要建设内容 | 起止年限 | 投资估算(万元) | 前期工作情况 | 建设 单位 | 备注 |
1 | 构建全县应急网格化管理体系 | 新建 | 依托“广西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将“应急子系统”置入安装后同步使用,实现应急网格化管理在全县14个乡镇(华侨管理区)全覆盖。 | 2016-2020 | 10.5 | 完成“应急子系统”的置入并正在安装。 | 县应急办 | |
2 | 基层应急志愿者技能培训 | 新建 | 对应急志愿者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 2016-2020 | 8 | 成立柳城县推进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及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 县应急办 | |
3 | 基层灾害信息员培训 | 续建 | 对14个乡镇(华侨管理区)、137个村(居)委会的灾害信息员进行轮训和强化培训。 | 2016-2020 | 10 | “十二五”期间已对各级灾害信息员进行了培训,但由于基层干部岗位变换快,培训和轮训工作还要继续推进。 | 县民政局 | |
4 | 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 | 新建 | 全县建设1个基层应急示范乡镇。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教的要求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 | 2016-2020 | 15 | 县人民政府 | ||
5 | 柳城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标准化建设 | 改扩建 | 对柳城县部分应急委成员单位和部分乡镇进行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新建或改造,对仓库主体建设、仓储设施、消防安全、机械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设备实行新建、配置、改造、升级。 | 2016-2020 | 150 | 县民政局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县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县检察院。
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