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发布日期: 2023-01-20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2022年7月28日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1

一、自然资源“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1

(一)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1

(二)自然资源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

(三)自然资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4

(四)自然资源科普和宣传工作共享优质资源  4

二、机遇与挑战  5

第二章  总体思路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一)需求导向、创新引领  7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8

(三)改革创新、完善机制  8

(四)政府主导、加强协作  8

(五)开放合作、区域联动  9

三、规划目标    9

(一)总体目标    9

(二)重点指标    10

四、创新战略    11

第三章  重点任务    14

一、构建自然资源技术体系    14

(一)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    14

(二)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    16

(三)构建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技术体系    17

二、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19

(一)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19

(二)重点领域科技项目    20

三、加强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建设    26

(一)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  26

(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27

(三)培养科技人才新高地  28

(四)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28

(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29

第四章  保障措施    31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31

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31

三、培养领军人才,构建创新团队  32

四、扩大多元渠道,稳定创新投入  33

五、提高创新应用,深化国际合作  33

六、完善监督考核,保障规划实施  34

前  言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以科技创新推进广西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主线,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的新职责、新目标和新需求,依据《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等规划思路,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西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18-2022年)》《广西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广西自然资源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要求,加快广西自然资源“十四五”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明确“十四五”时期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指导未来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的行动纲领,助推自然资源服务保障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自然资源“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服务更加有力。“十三五”期间广西各级自然资源科技管理机构得到了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督管理职能逐步得到落实。机构改革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以下简称“自然资源厅”)的科技管理职能和直属单位的科技研发力量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广西建立自然资源“一张图”,以自然资源业务网和专线网络系统为依托,将测绘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土地、矿产、海洋、林草、湿地、水资源及业务统计等数据统一汇交整合,构建“测绘为基、陆海相连、全面覆盖”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和数据共享格局,建成广西自然资源云、用地用矿“三级联审”、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自然资源大数据监管、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自然资源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在全国率先研发的“北斗+广播”边坡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获自然资源部肯定,构建了“天、空、地、网”一体化森林资源监管模式,推进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广西已建成“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即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南宁基地、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充分发挥“政府产学研用”机制,凝聚厅直属单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合作单位力量,扩大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影响力。对外合作不断拓展。2016-2019年度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成功举办,成立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开启面向东盟地区系统性人才培养工作;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一期建设顺利推进,广西矿业领域首个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援外项目—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落成移交,与越南、柬埔寨、泰国等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远洋捕钓作业、海洋养殖、渔业科研、生物保护等领域合作投资超20亿元,推动对外交流合作、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

自然资源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科技成果登记、专利、软件著作权、规范标准等数量逐年增多。在推广和应用国家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广西已编制完成地质矿产领域、地质环境领域、自然资源领域等地方技术标准规程7项,发布广西地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程》《土地整治工程 第1部分:建设规范》等,为规范广西自然资源标准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自然资源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自然资源科技研发投入经费大幅度提升。“十三五”期间广西自然资源投入科技研发经费2.04亿元,相比“十二五”期间广西国土资源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61亿元,年增长率为5.34%。“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科技项目16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经费1456.36万元;省部级科技项目10项,经费1762.00万元;自然资源厅重大科技项目70项,经费1782.53万元。

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广西自然资源系统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3项,行业奖39项,其中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6项;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荣获中国测绘学会“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等自然资源行业奖39项。

深化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十三五”期间,广西开展北流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桂林旅游产业用地、不动产统一登记、南宁市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审管分离”、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梧州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柳州工业项目“标准地”试点、“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增存挂钩、“小块并大块”、“旱改水”、绿色和谐矿山建设、矿产资源权益金、露天采矿临时用地等试点改革,有效破解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系列难题,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自然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平稳运行,“国土云”建设不断夯实“以图管地”工作基础,持续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信息数据库建设,广西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基本构建,启动了实景三维广西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全面建成,14个设区市顺利建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近50个县(区)启动县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柳州市完成自然资源部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为政府决策、城市管理、服务民生提供了信息化系统支撑。

自然资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自然资源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初见成效。“十三五”期间广西已有3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第三梯队。基层培训先行,以“3+3+3”模式推进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构建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培训机制,培训干部约7万人次。

加强“政府产学研用”合作,成立科技创新联盟。“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厅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广西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联盟正式成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研究探索和技术方法创新,遴选46家首批联盟成员单位,遴选212名首批专家。

自然资源科普和宣传工作共享优质资源

开展自然资源科普活动,优质资源进校园、进乡村、进军营。“十三五”期间开展科技活动周、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八桂科普大行动等活动,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乡村、进军营等活动60余次,开展“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科普活动、自然资源知识竞赛、地学夏令营、自然资源大讲堂等活动。围绕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国家版图知识等自然资源中心工作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自然资源工作的认知度,为优化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格局,提升自然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益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发挥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示范作用。“十三五”期间建成广西自然资源博物馆,提升科普基地科普能力,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等资源保护类科普基地作用,鼓励资源保护类科普基地加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完善地质遗迹、矿业遗迹科学解说和标识标牌;增建扩建科普场所,充实科普内容,举办科普讲座,不断完善科普基地网站,共享优质科普资源。

二、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形成了一整套创新理论体系和行动纲领,为我国科技事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绿水青山、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只有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振兴,才是广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胜之要。要确保“两个建成”宏伟目标的实现,“十四五”广西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将持续保持中高位。

“十四五”期间广西自然资源踏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按照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及“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自然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要求增优势、强弱项、补短板,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自然资源管理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提高自然资源保障能力,深化自然资源各项改革,做好自然资源惠民服务,谋划我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扎实做好构建自然资源技术体系,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强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深入贯彻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强首府战略,围绕“两统一”职责,扎实做好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等重点工作,推动科教振兴,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建设新时代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作为着力点,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自然资源三大体系建设,实施重点任务,突破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实施自然资源科技示范工程,创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示范基地,加强科技管理制度化与标准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水平成果应用,推进自然资源事业蓬勃发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创新引领

以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以促进资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科技保障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积极发展和应用先进的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技术,大力发展环境保护、节约利用资源和综合管理技术,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从广西自然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发展中关键且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一方面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力争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另一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进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实施应用,再则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常态化机制。

改革创新、完善机制

以改革作为发展动力,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广西自然资源科技管理工作机构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广西自然资源技术体系建设,加强科创平台建设,完善运行机制、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用人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促进广西自然资源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

政府主导、加强协作

充分发挥政府及所属部门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和自然资源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强化“政府产学研用”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坚持自我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技成果,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总体水平。

开放合作、区域联动

深化与东盟国家、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矿业、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海洋科技、林业科技等领域,拓展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新平台,促进中国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与技术、矿业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海洋防灾与海洋信息管理技术、林业碳汇和林木培育技术在东盟国家的深度应用,创新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业开发海外衔接合作的新机制,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厅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立足广西、面向东盟、以科技为先导,以自然资源创新为动力,推进“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即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南宁基地、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在前沿方向培育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重点建设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支持建设面向东盟海洋合作的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构建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切实提高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广西自然资源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广西自然资源行业高端人才聚集区和创新高地,助推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水平成果应用,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自然资源系统成为创新型广西的先驱者和引领者,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我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行业排头兵。

重点指标

2025年建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优化管控三大体系,广西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上一个新台阶。推进自然资源省部级科创平台建设,2025年新增4个省部级科创平台,构建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十四五”期间培育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荣获省部级奖项50项,助推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水平成果应用。“十四五”期间重视自然资源科技项目,2025年新增立项科技项目50项,以十大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十四五”期间加强自然资源标准化建设,2025年新增5项标准,夯实广西自然资源标准化建设。

表1  “十四五”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目标表

序号

指  标

“十四五规划目标值

指标类型

1

自然资源技术体系

建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优化管控三大体系

预期性指标

2

自然资源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4个

约束性指标

3

省部级奖项

50项

预期性指标

4

自然资源科技项目立项

50项

约束性指标

5

自然资源标准

5项

预期性指标

四、创新战略

全力服务和促进广西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格局、新目标、新成果、新人才、新基地”着力开创新时代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着力构建以“一核三翼”为科技主阵地、以“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载体,以多个高水平厅直属事业单位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3+5+10+N”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战略创新平台体系,以十大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突破为科学技术研究战略支撑。

1+3:以“一核三翼”为主阵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为核心阵地,以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海洋局、自治区地矿局为三翼。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建立“一纵一横”会商制度,定期与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科技厅”)加强科技工作和能力提升工作的沟通,力争建成科研数据共享、科研人才高度集聚、科研成果显著的“政府产学研用”科技创新策源地。

5:“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载体,培育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其对广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研发的引领作用。从战略布局上,“以南宁为中心,南北科技联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沿海城市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在北部湾海洋科技领域技术领跑优势,加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壮大科研机构队伍。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桂北、桂西北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方面以重点工程、示范工程和示范项目为抓手,发挥创新中心的辐射作用。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南宁基地、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在南宁桥头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逐步扩大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影响力,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自然资源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国际化人才、科技企业,推动项目合作、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

10:瞄准科技创新,围绕十大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突破,为前沿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土地科技、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地质矿产科技、海洋科技、林业科技、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技术、对外交流合作、自然资源信息化、自然资源标准化等十大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和重点领域科技项目,切实提高广西自然资源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围绕区位特色、自然资源禀赋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色需求,聚焦东盟地学关键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助推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水平成果应用。

N:以多个高水平厅局直属事业单位、企业为技术供给主平台。厅局直属事业单位的科技研发力量明显增强,厅局直属事业单位积极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市县相关部门、企业合作,成为广西自然资源科技供给主平台。

第三章  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构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体系,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技术创新发展三大体系。二是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抓好自然资源科技项目实施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突破,切实提高广西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加强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培养科技人才新高地,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一、构建自然资源技术体系

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

加快建立全区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工作体系。一是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围绕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的调查职责整合进行的顶层设计;建立以基础调查为先、专项调查递进的工作方式,统一谋划自然资源基础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全面反映广西自然资源状况。二是全面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统筹重点区域、地理国情、国土利用变化、林草湿生态等专题监测需求,逐步将各项专题监测纳入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提高自然资源监测的效率效益;科学统计、分析、评价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相关数据和指标,为自然资源管理和政府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加强数据库集成,构建由自治区级主数据库和调查监测分数据库组成的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应用;以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数据支撑体系和质量管控体系四个方面为抓手,推进完成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建设。到2025年,广西将建成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形成协调统一的成果管理、运用、发布制度,根据重大决策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专项工程,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并实施监督,逐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的目标提供基础支撑。

建立广西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网络,实现监测站点实时数据共享,逐步建成自然资源监测体系。重点打造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天空地人网”协同感知网,充分发挥航天航空遥感、地面监测站点、普适型设备或智能普惠调查监测APP等特点,综合运用云服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自然资源全覆盖调查、动态监测预警和多维度评价;强化“用数据审查、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为核心技术,加快数据汇聚、数据共享、数据更新与业务协同的闭环管理,推进各类自然资源数据集成和深度开发利用;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综合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智能化装备和红外线、地质灾害雷达预警警报系统,综合运用滑坡应急抢险治理微型桩技术应用、边坡治理钢管桩技术应用、地质灾害“水石分治”等地灾创新技术。

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

1.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推进漓江、西江、南流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强化“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围绕生态环境受损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敏感区以及重要生态安全区,强化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以及尺度性的问题研究,推进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河流湖泊生态修复、森林植被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脆弱区石漠化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海岸湿地生态修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生态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重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生物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2.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以“三区四带”重点生态地区为核心,聚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问题突出、相对集中连片、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主,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试验场,重点开展矿山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坚持工程技术措施和植被生态修复相结合,加强研究适用于南方矿区抗逆性植物、重金属富集性植物的筛选和工程应用;制定石山地区典型废弃矿山修复模式工程技术规范;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重点支持采矿区修复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引领传统矿业转型升级;支持择优建设多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工程),通过集中连片建设使之成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资源合理利用和先进技术装备应用的展示区、生态保护和矿地和谐的模范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充分发挥绿色和谐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工程)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全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效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全域、全类型生态修复项目,提供从“策划-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环节的信息化管理,集成“天上看、空中探、地上查、网上管”的综合监管手段,通过接入项目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实施后的各类监测数据,如卫片、无人机影像、天地一体全景、视频、图片等,对项目实施现场、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实现实时动态、可视化、可追踪的全方位监测监管,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修复监测监管能力、成效评价及后期管护技术研究。开展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构建生态系统碳汇评估的指标模型体系,通过关联多源数据对各类修复指标进行自动计算,形成碳汇评估报告,并基于三维模拟等技术手段,实现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立体化展示。

构建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技术体系

1.建立“多规合一”的新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依托广西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联盟,创新国土空间多功能精细化识别技术和面向不同地域功能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定量评价方法,优化国土开发保护各类控制线精细、精准划定与管控方法,探索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技术衔接标准和方法,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方法体系,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与规划评估监管技术标准,形成国土空间全域管控技术体系。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逐步形成三大空间格局,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并完善配套政策,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2.重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

分析北钦防一体化、首府都市圈、北部湾城市群、左右江革命老区、西江经济带、边境地区等重点区域国土开发利用面临的自然资源全要素状况、生态环境低质化、国土空间结构失衡、空间功能不足、开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基于自然资源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构建技术,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实现国土空间智能化辅助决策与智慧管控,突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相互融合的用途管制需求,优化发展国土开发利用,构建重点区域国土空间集聚开发格局和分类保护格局,以承载力为基础优化重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区域统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

二、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落实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任务,以自然资源系统具备科技研发能力的直属单位为实施主体,在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海洋调查与监测、“北斗+”应用、矿业大数据、林业科技、耕地保护、自然资源产权、不动产登记等方面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支持产学研联合、集成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实现自然资源治理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参考科技厅科技重大专项类别,重点领域科技项目参考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类别。

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建设工程、中国—东盟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与应用示范工程、自然资源立体协同调查监测体系工程、智慧耕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生态修复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绿色矿山修复治理科技工程、陆海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估及区域协同优化工程、北部湾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工程、中国—东盟自然资源(矿业)合作与科技创新工程、智慧海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工程、实景三维自然资源立体化管理平台工程、广西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云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重大工程。

重点领域科技项目

1.土地资源领域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修复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针对重点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构建重点区域国土空间集聚开发格局和分类保护格局,以区域统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围绕北部湾地区开展陆海统筹区划与协调管控研究,形成陆海统筹“一张图”和智慧海洋时空网格化数字孪生国产基础平台研发;研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与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整合优化;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监管技术研究,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监管;优化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综合监测监管快速反应机制,探索建立天空地人网多层次、一体化协同作业的自然资源立体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开展土地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重点开展重大项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构建“专班推进+上门服务+清单管理+动态监管+定期考核”服务保障工作体系;开展有效维护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研究,构建广西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

2.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领域

开展广西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试点研究,推动基础测绘转型升级,推动广西陆海一体新一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运维、实景三维广西建设、全区遥感影像统筹,推进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与专业化产业化应用;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大型网格GIS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实现自然资源三维“一张图”立体监管;深入研究无人机应急测绘联动共享模式,加强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开展广西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广西遥感应用服务共享平台;提升测绘行业管理和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实现对测绘资质、信用、产品质量以及地理信息安全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整体全局监管。

3.地质矿产科技领域

加强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预测与评价创新研究,围绕关键地质问题和技术方法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加强桂西沉积型铝土矿、丹池成矿带锡多金属、桂东北-桂东南锡钨多金属矿、黏土型锂矿、右江盆地金矿等成矿规律和预测研究,推进新型能源页岩气、干热岩等找矿理论研究、建立找矿模型,实现找矿突破;夯实勘查技术应用研究,围绕深部探测开展成矿区带、重要勘查区中的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提取、勘查技术方法等应用研究,完善深部找矿技术方法体系;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重点开展沉积型铝土矿、高铁三水铝土矿、低品位碳酸锰矿等资源综合利用、多金属矿床伴生矿产和低品位矿产综合回收利用研究,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开展地质信息化建设,推进我区地勘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开展可视化三维地质建模,构建多层次、多尺度、多要素全域三维可视化地质信息系统,实现我区能源资源基地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全覆盖,对锰矿、铝土矿等地质资料开展信息化集成和二次开发利用研究,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科技管控平台,开展矿产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开展岩溶碳汇效应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碳汇核算体系和实现路径;聚焦区内紧缺矿产,加强东盟地区重点成矿区带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支撑服务境外矿产资源基地勘查开发布局优化。

4.海洋科技领域

重点开展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研究,开展数字海洋物联、感知与智慧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广西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广西北部湾海洋大数据中心;开展现代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生境选址、灾害预警与重建研究,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开展“蓝色海湾”整治修复技术应用示范,完善海洋生态治理体系;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格局及综合负排放研究,创新开展蓝碳市场和生态经济核算,构建红树林、海草床等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通量的评估体系,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创新性理论和技术储备。

5.林业科技领域

重点在林木良种定向选育、森林高效培育、森林质量提升、生态修复、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森林碳中和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南方典型森林类型增汇技术、木材改性及高值化利用、木本粮油和香精香料、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机械装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性重大技术,取得一批创新性强、实用性高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重点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科技创新与示范、广西主要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定向培育与可持续经营研究及应用、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木本香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主要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广西石漠化生态区划、动态监测与恢复重建综合效应研究与示范、林业机械化关键设备开发及应用、松材线虫病等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关键技术攻关、商品用材林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主要木本粮油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及森林碳中和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

6.地质灾害防治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开展“人防+技防”监测预警模式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模式智能化升级,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地质灾害风险智控服务平台,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智控水平;实施综合治理消除重大隐患风险,开展区域综合整治,强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提升区域地质环境安全;深化群测群防提升避险防灾能力,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装备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风险防御和应急处突能力。

7.生态修复技术

全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国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升整治修复全过程的监测能力、成效评价及后期管护技术研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整治,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研究有色金属矿山土地资源修复与利用工程技术、充水矿山矿井水高效利用与水资源修复技术、矿区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技术、矿山地貌景观重塑恢复技术等四大研究方向,健全生产矿山修复治理监管工作机制;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重点支持采矿区修复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水污染治理,重点推进左右江流域、漓江流域、西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城市生态格局修复,开展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研究,研究不同层次生态空间格局。

8.自然资源信息化领域

开展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以广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广西)为基础,建设自然资源“一张图”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开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利用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完善北斗高精度基准体系;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相连的统一的自然资源“一张图”大数据体系,以三维立体的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深化三维自然资源管理与应用模式研究,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更直观、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完善“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持续完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9.科技对外交流合作

深化与东盟国家、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加大国内外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共同申报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共建联合基地,安排面向东盟的自然资源领域科技项目,充分发挥其对广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研发的引领作用。一是开展中国—东盟矿业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交易平台,研究面向东盟的矿业权流转机制,推广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快速调查评价体系,面向东盟推广中国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二是开展东盟战略性矿产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研究,加强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东盟各国共享共建矿业信息,整合战略性矿产信息数据,形成自主研发的东盟战略性矿产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三是开展中国—东盟林业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加强林业碳汇、热带南亚热带林木培育和可持续经营等科技研究,加强边境地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联防联控;加强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在油茶、桉树、八角、肉桂等成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和提升广西东盟(南宁)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立中国—东盟林业科技培训与合作示范基地,提升中国林业成功经验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四是开展中国—东盟遥感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扎实推进卫星遥感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业务化和工程化应用,建设中国—东盟国际区域性的卫星遥感科研和应用高地;五是持续支持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分析测试能力建设。

10.自然资源标准化

坚持急用先行的原则,建立健全标准建设体系,研究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标准、不动产登记标准、海域信息网格码标准、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标准和碳汇技术标准,以标准促进技术、学科、方法融合,推动依据先进成熟技术修订相关标准,通过不断提升标准有效供给能力,严把标准质量关,助力广西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建设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

巩固提升现有“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培育和建设国家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院士工作站、创新工作室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中国—东盟地理卫星产业园引进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力度,培育新增科研创新平台,2025年力争新增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4个。探索在卫星遥感、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碳中和研究、境外矿产资源快速调查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积极申请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积极探索RCEP广西—东盟矿业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对广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研发的引领作用。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1.加强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

坚决贯彻国家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结合《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广西科改33条”)和《关于落实“广西科改33条”“百千万”行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满足科技创新要求、符合科研规律、简洁高效的服务型科技管理体系,完善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鼓励企业参与科技项目,规范全区自然资源科技活动;充分利用内外部的科技资源,加强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促进与区外高校、科研机构、新型技术企业等的科技创新合作,开展技术联盟建设,探索资源和技术共享的新形式和新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运行和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实行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启动重大科技示范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依法依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办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激励。

2.加强厅际会商制度

围绕自治区产业创新发展“九张名片”,以聚资源、壮主体、强技术、建平台、转成果为着力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厅际会商制度,力争将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纳入“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开展广西自然资源重大科技需求的“揭榜挂帅”和“订单式”研发攻关,突破自然资源关键性重大技术研发,力争完成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研发新产品和装备技术,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探索自然资源科学前沿,围绕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增强自然资源科技原始创新能力。

培养科技人才新高地

服务支撑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广西自然资源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广西自然资源行业高端人才聚集区和创新高地;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人才支点,系统化打造广西自然资源科技与合作人才队伍。实施“1512”工程,培养省部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厅级科技创新人才、青年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厅级首席专家队伍,培养自然资源国际化人才,培养自然资源首席科普传播专家、专业科普人才。实施自然资源新型智库人才支撑计划,组建广西自然资源高端智库,培育建设自然资源综合性智库研究机构,建立专业智库研究基地,培育广西自然资源本土智库专家梯队,建立一套自然资源智库人才队伍发展的制度体系。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结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制定要求,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机制。一是加强与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地理信息、海洋、珠宝玉石4个技术委员会和15个分技术委员会交流与合作,协助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二是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相关标准本地适宜性补充修订。坚持急用先行的原则,以推动地质、测绘、海洋等领域技术融合和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标准为目标,做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和价值核算、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建设,有序推进地方标准制定工作,不断提升标准有效供给能力。三是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广西地方标准的宣贯、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工作,并督促各类标准的实施,助力广西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加强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加强自然资源科技成果登记。二是加强科技成果示范应用。三是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再投入。围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品和装备研发、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等方面,强化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服务、地质矿产科技服务、遥感应用能力建设,加强技术融合,促进国土、测绘地理信息、遥感等先进成熟技术及成果转化与应用。重点培育申报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和地质、海洋、测绘行业科技奖励,推进专利、著作、软件著作权、标准等科技成果高效产出。围绕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卫星遥感数据中心共享与产业化应用、中国东盟特色矿产资源网格化大数据服务平台研究等报奖点,做好报奖培育和成果转化。力争到2025年厅直属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提升2倍以上。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加强对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建立“一纵一横”会商制度,定期与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自治区科技厅加强科技工作和能力提升工作的沟通;发挥“一核三翼”科研主阵地的牵头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充分发挥省部级科创平台为科技创新载体的引领作用,立足技术突破;加强各级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全力推动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落地。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聚焦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加强政府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吸引院士、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申报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实验室,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组织,面向急需技术方向设置区外高层次人才飞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活动,加快自然资源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注重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结合,做好创新创业全过程服务,孵化和育成科技型企业,吸引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团队,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促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依据“广西科改33条”,培育高水平成果合作机制,推进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打造面向东盟、广西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一是制定管理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技术岗位或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创新团队和一线优秀人才倾斜。二是赋予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更大自主权,项目承担单位应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人、才、物等管理和决策权一律下放。三是完善自然资源科技表彰奖励制度,由土地、地质、测绘等学会每年举办相关表彰评比工作。四是强化科技成果应用,制定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奖励等激励措施。

培养领军人才,构建创新团队

根据全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成立自然资源战略研究与改革创新办公室,推动广西自然资源新型智库和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省部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厅级科技创新人才、青年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厅级首席专家队伍,培养自然资源国际化人才,培养自然资源首席科普传播专家、专业科普人才,服务支撑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工作,系统化打造广西自然资源科技与合作人才队伍。鼓励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探索留人机制,突出事业留人,推进人才成果协同培育机制;强化待遇留人,优化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突出创新业绩和贡献导向,解决自然资源重大科技问题和实践难题的创新贡献作为首要评价指标。

扩大多元渠道,稳定创新投入

建立健全稳定的自然资源科技专项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十四五”科技专项资金预算较“十三五”科技专项资金逐年递增,通过厅际会商、厅局合作、省部共建等多种形式实现联动,整合资金确保稳定的自然资源科技专项资金。二是厅直属事业单位预算上年收入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本单位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项目研发。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强化企业科技研发和应用引导,促进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联动,向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海洋产业、矿业产业、林业产业附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资源产业产值。

自然资源厅建立自然资源科技项目库,实行3年滚动资助方式,重点支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和重点领域科技项目50项,争取纳入“十四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研发投入。

提高创新应用,深化国际合作

提高创新应用,深化应用服务。面向自然资源监管工作核心需求的同时,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促进立体监管、优质遥感服务,兼顾满足应急管理、气象、林业、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海洋、地质等行业以及地方政府的应用需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政府产学研用”互动和协同高效,提升科技供给能力。

深化中国东盟的国际合作。筹备办好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中国—东盟卫星遥感论坛、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暨高新技术成果展、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和中国—东盟林业合作论坛,构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统筹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立足国内、拓展海外,建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互补体系。

完善监督考核,保障规划实施

强化科技规划指导作用,引入专业机构完成第三方评估,开展规划中期评估,评估规划执行情况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实行规划适时调整机制。坚持以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围绕“放管服”清单落实和科技创新绩效产出等对厅局直属单位及领导班子、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进行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年度绩效考核。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  发布日期: 2023-01-20 09:05    |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2022年7月28日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1

一、自然资源“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1

(一)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1

(二)自然资源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

(三)自然资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4

(四)自然资源科普和宣传工作共享优质资源  4

二、机遇与挑战  5

第二章  总体思路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一)需求导向、创新引领  7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8

(三)改革创新、完善机制  8

(四)政府主导、加强协作  8

(五)开放合作、区域联动  9

三、规划目标    9

(一)总体目标    9

(二)重点指标    10

四、创新战略    11

第三章  重点任务    14

一、构建自然资源技术体系    14

(一)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    14

(二)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    16

(三)构建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技术体系    17

二、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19

(一)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19

(二)重点领域科技项目    20

三、加强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建设    26

(一)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  26

(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27

(三)培养科技人才新高地  28

(四)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28

(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29

第四章  保障措施    31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31

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31

三、培养领军人才,构建创新团队  32

四、扩大多元渠道,稳定创新投入  33

五、提高创新应用,深化国际合作  33

六、完善监督考核,保障规划实施  34

前  言

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以科技创新推进广西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主线,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的新职责、新目标和新需求,依据《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等规划思路,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西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18-2022年)》《广西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广西自然资源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要求,加快广西自然资源“十四五”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明确“十四五”时期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指导未来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的行动纲领,助推自然资源服务保障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自然资源“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服务更加有力。“十三五”期间广西各级自然资源科技管理机构得到了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督管理职能逐步得到落实。机构改革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以下简称“自然资源厅”)的科技管理职能和直属单位的科技研发力量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广西建立自然资源“一张图”,以自然资源业务网和专线网络系统为依托,将测绘地理信息、遥感影像、土地、矿产、海洋、林草、湿地、水资源及业务统计等数据统一汇交整合,构建“测绘为基、陆海相连、全面覆盖”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和数据共享格局,建成广西自然资源云、用地用矿“三级联审”、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自然资源大数据监管、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自然资源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在全国率先研发的“北斗+广播”边坡高精度自动监测系统获自然资源部肯定,构建了“天、空、地、网”一体化森林资源监管模式,推进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广西已建成“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即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南宁基地、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充分发挥“政府产学研用”机制,凝聚厅直属单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合作单位力量,扩大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影响力。对外合作不断拓展。2016-2019年度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成功举办,成立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开启面向东盟地区系统性人才培养工作;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一期建设顺利推进,广西矿业领域首个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援外项目—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落成移交,与越南、柬埔寨、泰国等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远洋捕钓作业、海洋养殖、渔业科研、生物保护等领域合作投资超20亿元,推动对外交流合作、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

自然资源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科技成果登记、专利、软件著作权、规范标准等数量逐年增多。在推广和应用国家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广西已编制完成地质矿产领域、地质环境领域、自然资源领域等地方技术标准规程7项,发布广西地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程》《土地整治工程 第1部分:建设规范》等,为规范广西自然资源标准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自然资源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自然资源科技研发投入经费大幅度提升。“十三五”期间广西自然资源投入科技研发经费2.04亿元,相比“十二五”期间广西国土资源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61亿元,年增长率为5.34%。“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科技项目16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经费1456.36万元;省部级科技项目10项,经费1762.00万元;自然资源厅重大科技项目70项,经费1782.53万元。

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广西自然资源系统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3项,行业奖39项,其中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6项;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荣获中国测绘学会“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等自然资源行业奖39项。

深化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十三五”期间,广西开展北流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桂林旅游产业用地、不动产统一登记、南宁市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审管分离”、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梧州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柳州工业项目“标准地”试点、“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增存挂钩、“小块并大块”、“旱改水”、绿色和谐矿山建设、矿产资源权益金、露天采矿临时用地等试点改革,有效破解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系列难题,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自然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平稳运行,“国土云”建设不断夯实“以图管地”工作基础,持续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信息数据库建设,广西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基本构建,启动了实景三维广西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全面建成,14个设区市顺利建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近50个县(区)启动县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柳州市完成自然资源部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为政府决策、城市管理、服务民生提供了信息化系统支撑。

自然资源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自然资源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初见成效。“十三五”期间广西已有3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第三梯队。基层培训先行,以“3+3+3”模式推进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构建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培训机制,培训干部约7万人次。

加强“政府产学研用”合作,成立科技创新联盟。“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厅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广西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联盟正式成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研究探索和技术方法创新,遴选46家首批联盟成员单位,遴选212名首批专家。

自然资源科普和宣传工作共享优质资源

开展自然资源科普活动,优质资源进校园、进乡村、进军营。“十三五”期间开展科技活动周、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八桂科普大行动等活动,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乡村、进军营等活动60余次,开展“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科普活动、自然资源知识竞赛、地学夏令营、自然资源大讲堂等活动。围绕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国家版图知识等自然资源中心工作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自然资源工作的认知度,为优化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格局,提升自然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益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发挥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示范作用。“十三五”期间建成广西自然资源博物馆,提升科普基地科普能力,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等资源保护类科普基地作用,鼓励资源保护类科普基地加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完善地质遗迹、矿业遗迹科学解说和标识标牌;增建扩建科普场所,充实科普内容,举办科普讲座,不断完善科普基地网站,共享优质科普资源。

二、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形成了一整套创新理论体系和行动纲领,为我国科技事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绿水青山、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对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只有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振兴,才是广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胜之要。要确保“两个建成”宏伟目标的实现,“十四五”广西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将持续保持中高位。

“十四五”期间广西自然资源踏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按照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及“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自然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要求增优势、强弱项、补短板,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自然资源管理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提高自然资源保障能力,深化自然资源各项改革,做好自然资源惠民服务,谋划我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扎实做好构建自然资源技术体系,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强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深入贯彻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强首府战略,围绕“两统一”职责,扎实做好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等重点工作,推动科教振兴,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建设新时代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作为着力点,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推进自然资源三大体系建设,实施重点任务,突破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实施自然资源科技示范工程,创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示范基地,加强科技管理制度化与标准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水平成果应用,推进自然资源事业蓬勃发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创新引领

以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以促进资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科技保障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积极发展和应用先进的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技术,大力发展环境保护、节约利用资源和综合管理技术,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从广西自然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发展中关键且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一方面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力争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另一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进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实施应用,再则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常态化机制。

改革创新、完善机制

以改革作为发展动力,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广西自然资源科技管理工作机构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广西自然资源技术体系建设,加强科创平台建设,完善运行机制、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用人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促进广西自然资源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

政府主导、加强协作

充分发挥政府及所属部门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和自然资源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强化“政府产学研用”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坚持自我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技成果,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总体水平。

开放合作、区域联动

深化与东盟国家、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矿业、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海洋科技、林业科技等领域,拓展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新平台,促进中国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与技术、矿业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海洋防灾与海洋信息管理技术、林业碳汇和林木培育技术在东盟国家的深度应用,创新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业开发海外衔接合作的新机制,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厅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立足广西、面向东盟、以科技为先导,以自然资源创新为动力,推进“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即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南宁基地、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在前沿方向培育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科创平台,重点建设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支持建设面向东盟海洋合作的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构建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切实提高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广西自然资源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广西自然资源行业高端人才聚集区和创新高地,助推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水平成果应用,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自然资源系统成为创新型广西的先驱者和引领者,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我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行业排头兵。

重点指标

2025年建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优化管控三大体系,广西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上一个新台阶。推进自然资源省部级科创平台建设,2025年新增4个省部级科创平台,构建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十四五”期间培育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荣获省部级奖项50项,助推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水平成果应用。“十四五”期间重视自然资源科技项目,2025年新增立项科技项目50项,以十大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十四五”期间加强自然资源标准化建设,2025年新增5项标准,夯实广西自然资源标准化建设。

表1  “十四五”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目标表

序号

指  标

“十四五规划目标值

指标类型

1

自然资源技术体系

建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优化管控三大体系

预期性指标

2

自然资源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4个

约束性指标

3

省部级奖项

50项

预期性指标

4

自然资源科技项目立项

50项

约束性指标

5

自然资源标准

5项

预期性指标

四、创新战略

全力服务和促进广西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格局、新目标、新成果、新人才、新基地”着力开创新时代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着力构建以“一核三翼”为科技主阵地、以“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载体,以多个高水平厅直属事业单位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3+5+10+N”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战略创新平台体系,以十大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突破为科学技术研究战略支撑。

1+3:以“一核三翼”为主阵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为核心阵地,以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海洋局、自治区地矿局为三翼。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建立“一纵一横”会商制度,定期与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科技厅”)加强科技工作和能力提升工作的沟通,力争建成科研数据共享、科研人才高度集聚、科研成果显著的“政府产学研用”科技创新策源地。

5:“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载体,培育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其对广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研发的引领作用。从战略布局上,“以南宁为中心,南北科技联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沿海城市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在北部湾海洋科技领域技术领跑优势,加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壮大科研机构队伍。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桂北、桂西北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方面以重点工程、示范工程和示范项目为抓手,发挥创新中心的辐射作用。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南宁基地、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在南宁桥头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逐步扩大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影响力,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自然资源工程项目首席专家、国际化人才、科技企业,推动项目合作、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

10:瞄准科技创新,围绕十大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突破,为前沿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土地科技、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地质矿产科技、海洋科技、林业科技、地质灾害防治、生态修复技术、对外交流合作、自然资源信息化、自然资源标准化等十大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和重点领域科技项目,切实提高广西自然资源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围绕区位特色、自然资源禀赋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特色需求,聚焦东盟地学关键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助推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水平成果应用。

N:以多个高水平厅局直属事业单位、企业为技术供给主平台。厅局直属事业单位的科技研发力量明显增强,厅局直属事业单位积极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市县相关部门、企业合作,成为广西自然资源科技供给主平台。

第三章  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构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体系,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技术创新发展三大体系。二是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抓好自然资源科技项目实施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突破,切实提高广西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加强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培养科技人才新高地,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一、构建自然资源技术体系

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

加快建立全区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工作体系。一是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围绕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的调查职责整合进行的顶层设计;建立以基础调查为先、专项调查递进的工作方式,统一谋划自然资源基础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全面反映广西自然资源状况。二是全面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统筹重点区域、地理国情、国土利用变化、林草湿生态等专题监测需求,逐步将各项专题监测纳入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提高自然资源监测的效率效益;科学统计、分析、评价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相关数据和指标,为自然资源管理和政府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加强数据库集成,构建由自治区级主数据库和调查监测分数据库组成的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应用;以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数据支撑体系和质量管控体系四个方面为抓手,推进完成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建设。到2025年,广西将建成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形成协调统一的成果管理、运用、发布制度,根据重大决策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专项工程,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并实施监督,逐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的目标提供基础支撑。

建立广西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网络,实现监测站点实时数据共享,逐步建成自然资源监测体系。重点打造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天空地人网”协同感知网,充分发挥航天航空遥感、地面监测站点、普适型设备或智能普惠调查监测APP等特点,综合运用云服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自然资源全覆盖调查、动态监测预警和多维度评价;强化“用数据审查、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为核心技术,加快数据汇聚、数据共享、数据更新与业务协同的闭环管理,推进各类自然资源数据集成和深度开发利用;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综合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智能化装备和红外线、地质灾害雷达预警警报系统,综合运用滑坡应急抢险治理微型桩技术应用、边坡治理钢管桩技术应用、地质灾害“水石分治”等地灾创新技术。

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

1.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推进漓江、西江、南流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强化“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围绕生态环境受损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敏感区以及重要生态安全区,强化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以及尺度性的问题研究,推进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河流湖泊生态修复、森林植被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脆弱区石漠化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海岸湿地生态修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生态整治和国土空间生态重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生物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2.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以“三区四带”重点生态地区为核心,聚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问题突出、相对集中连片、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主,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试验场,重点开展矿山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坚持工程技术措施和植被生态修复相结合,加强研究适用于南方矿区抗逆性植物、重金属富集性植物的筛选和工程应用;制定石山地区典型废弃矿山修复模式工程技术规范;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重点支持采矿区修复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引领传统矿业转型升级;支持择优建设多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工程),通过集中连片建设使之成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资源合理利用和先进技术装备应用的展示区、生态保护和矿地和谐的模范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充分发挥绿色和谐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工程)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全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效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全域、全类型生态修复项目,提供从“策划-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环节的信息化管理,集成“天上看、空中探、地上查、网上管”的综合监管手段,通过接入项目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实施后的各类监测数据,如卫片、无人机影像、天地一体全景、视频、图片等,对项目实施现场、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实现实时动态、可视化、可追踪的全方位监测监管,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修复监测监管能力、成效评价及后期管护技术研究。开展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构建生态系统碳汇评估的指标模型体系,通过关联多源数据对各类修复指标进行自动计算,形成碳汇评估报告,并基于三维模拟等技术手段,实现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立体化展示。

构建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技术体系

1.建立“多规合一”的新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依托广西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联盟,创新国土空间多功能精细化识别技术和面向不同地域功能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定量评价方法,优化国土开发保护各类控制线精细、精准划定与管控方法,探索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技术衔接标准和方法,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方法体系,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与规划评估监管技术标准,形成国土空间全域管控技术体系。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逐步形成三大空间格局,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并完善配套政策,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2.重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

分析北钦防一体化、首府都市圈、北部湾城市群、左右江革命老区、西江经济带、边境地区等重点区域国土开发利用面临的自然资源全要素状况、生态环境低质化、国土空间结构失衡、空间功能不足、开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基于自然资源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构建技术,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实现国土空间智能化辅助决策与智慧管控,突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相互融合的用途管制需求,优化发展国土开发利用,构建重点区域国土空间集聚开发格局和分类保护格局,以承载力为基础优化重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区域统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

二、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落实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任务,以自然资源系统具备科技研发能力的直属单位为实施主体,在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海洋调查与监测、“北斗+”应用、矿业大数据、林业科技、耕地保护、自然资源产权、不动产登记等方面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支持产学研联合、集成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实现自然资源治理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参考科技厅科技重大专项类别,重点领域科技项目参考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类别。

重大科技示范工程

“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建设工程、中国—东盟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与应用示范工程、自然资源立体协同调查监测体系工程、智慧耕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生态修复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绿色矿山修复治理科技工程、陆海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估及区域协同优化工程、北部湾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工程、中国—东盟自然资源(矿业)合作与科技创新工程、智慧海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工程、实景三维自然资源立体化管理平台工程、广西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云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重大工程。

重点领域科技项目

1.土地资源领域

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修复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针对重点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构建重点区域国土空间集聚开发格局和分类保护格局,以区域统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围绕北部湾地区开展陆海统筹区划与协调管控研究,形成陆海统筹“一张图”和智慧海洋时空网格化数字孪生国产基础平台研发;研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与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整合优化;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监管技术研究,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监管;优化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综合监测监管快速反应机制,探索建立天空地人网多层次、一体化协同作业的自然资源立体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开展土地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重点开展重大项目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构建“专班推进+上门服务+清单管理+动态监管+定期考核”服务保障工作体系;开展有效维护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研究,构建广西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

2.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领域

开展广西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试点研究,推动基础测绘转型升级,推动广西陆海一体新一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运维、实景三维广西建设、全区遥感影像统筹,推进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与专业化产业化应用;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大型网格GIS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实现自然资源三维“一张图”立体监管;深入研究无人机应急测绘联动共享模式,加强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开展广西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广西遥感应用服务共享平台;提升测绘行业管理和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实现对测绘资质、信用、产品质量以及地理信息安全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整体全局监管。

3.地质矿产科技领域

加强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预测与评价创新研究,围绕关键地质问题和技术方法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加强桂西沉积型铝土矿、丹池成矿带锡多金属、桂东北-桂东南锡钨多金属矿、黏土型锂矿、右江盆地金矿等成矿规律和预测研究,推进新型能源页岩气、干热岩等找矿理论研究、建立找矿模型,实现找矿突破;夯实勘查技术应用研究,围绕深部探测开展成矿区带、重要勘查区中的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提取、勘查技术方法等应用研究,完善深部找矿技术方法体系;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重点开展沉积型铝土矿、高铁三水铝土矿、低品位碳酸锰矿等资源综合利用、多金属矿床伴生矿产和低品位矿产综合回收利用研究,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开展地质信息化建设,推进我区地勘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开展可视化三维地质建模,构建多层次、多尺度、多要素全域三维可视化地质信息系统,实现我区能源资源基地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全覆盖,对锰矿、铝土矿等地质资料开展信息化集成和二次开发利用研究,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科技管控平台,开展矿产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开展岩溶碳汇效应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碳汇核算体系和实现路径;聚焦区内紧缺矿产,加强东盟地区重点成矿区带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支撑服务境外矿产资源基地勘查开发布局优化。

4.海洋科技领域

重点开展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研究,开展数字海洋物联、感知与智慧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广西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广西北部湾海洋大数据中心;开展现代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生境选址、灾害预警与重建研究,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开展“蓝色海湾”整治修复技术应用示范,完善海洋生态治理体系;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格局及综合负排放研究,创新开展蓝碳市场和生态经济核算,构建红树林、海草床等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通量的评估体系,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创新性理论和技术储备。

5.林业科技领域

重点在林木良种定向选育、森林高效培育、森林质量提升、生态修复、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森林碳中和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南方典型森林类型增汇技术、木材改性及高值化利用、木本粮油和香精香料、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机械装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性重大技术,取得一批创新性强、实用性高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重点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科技创新与示范、广西主要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定向培育与可持续经营研究及应用、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木本香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主要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广西石漠化生态区划、动态监测与恢复重建综合效应研究与示范、林业机械化关键设备开发及应用、松材线虫病等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关键技术攻关、商品用材林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主要木本粮油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及森林碳中和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

6.地质灾害防治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开展“人防+技防”监测预警模式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模式智能化升级,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地质灾害风险智控服务平台,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智控水平;实施综合治理消除重大隐患风险,开展区域综合整治,强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提升区域地质环境安全;深化群测群防提升避险防灾能力,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装备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风险防御和应急处突能力。

7.生态修复技术

全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国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升整治修复全过程的监测能力、成效评价及后期管护技术研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加强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整治,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研究有色金属矿山土地资源修复与利用工程技术、充水矿山矿井水高效利用与水资源修复技术、矿区水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技术、矿山地貌景观重塑恢复技术等四大研究方向,健全生产矿山修复治理监管工作机制;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重点支持采矿区修复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水污染治理,重点推进左右江流域、漓江流域、西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城市生态格局修复,开展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研究,研究不同层次生态空间格局。

8.自然资源信息化领域

开展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以广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广西)为基础,建设自然资源“一张图”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开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利用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完善北斗高精度基准体系;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相连的统一的自然资源“一张图”大数据体系,以三维立体的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深化三维自然资源管理与应用模式研究,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更直观、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完善“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持续完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9.科技对外交流合作

深化与东盟国家、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加大国内外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共同申报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共建联合基地,安排面向东盟的自然资源领域科技项目,充分发挥其对广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研发的引领作用。一是开展中国—东盟矿业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建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交易平台,研究面向东盟的矿业权流转机制,推广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快速调查评价体系,面向东盟推广中国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二是开展东盟战略性矿产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研究,加强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东盟各国共享共建矿业信息,整合战略性矿产信息数据,形成自主研发的东盟战略性矿产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三是开展中国—东盟林业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加强林业碳汇、热带南亚热带林木培育和可持续经营等科技研究,加强边境地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联防联控;加强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在油茶、桉树、八角、肉桂等成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和提升广西东盟(南宁)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立中国—东盟林业科技培训与合作示范基地,提升中国林业成功经验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四是开展中国—东盟遥感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扎实推进卫星遥感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业务化和工程化应用,建设中国—东盟国际区域性的卫星遥感科研和应用高地;五是持续支持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分析测试能力建设。

10.自然资源标准化

坚持急用先行的原则,建立健全标准建设体系,研究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标准、不动产登记标准、海域信息网格码标准、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标准和碳汇技术标准,以标准促进技术、学科、方法融合,推动依据先进成熟技术修订相关标准,通过不断提升标准有效供给能力,严把标准质量关,助力广西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建设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

巩固提升现有“一所一基地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培育和建设国家实验室、自然资源部、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院士工作站、创新工作室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中国—东盟地理卫星产业园引进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力度,培育新增科研创新平台,2025年力争新增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4个。探索在卫星遥感、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碳中和研究、境外矿产资源快速调查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积极申请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积极探索RCEP广西—东盟矿业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对广西自然资源领域科技研发的引领作用。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1.加强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

坚决贯彻国家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结合《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广西科改33条”)和《关于落实“广西科改33条”“百千万”行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满足科技创新要求、符合科研规律、简洁高效的服务型科技管理体系,完善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鼓励企业参与科技项目,规范全区自然资源科技活动;充分利用内外部的科技资源,加强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促进与区外高校、科研机构、新型技术企业等的科技创新合作,开展技术联盟建设,探索资源和技术共享的新形式和新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运行和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实行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启动重大科技示范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依法依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办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激励。

2.加强厅际会商制度

围绕自治区产业创新发展“九张名片”,以聚资源、壮主体、强技术、建平台、转成果为着力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厅际会商制度,力争将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纳入“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开展广西自然资源重大科技需求的“揭榜挂帅”和“订单式”研发攻关,突破自然资源关键性重大技术研发,力争完成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研发新产品和装备技术,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探索自然资源科学前沿,围绕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增强自然资源科技原始创新能力。

培养科技人才新高地

服务支撑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广西自然资源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广西自然资源行业高端人才聚集区和创新高地;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人才支点,系统化打造广西自然资源科技与合作人才队伍。实施“1512”工程,培养省部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厅级科技创新人才、青年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厅级首席专家队伍,培养自然资源国际化人才,培养自然资源首席科普传播专家、专业科普人才。实施自然资源新型智库人才支撑计划,组建广西自然资源高端智库,培育建设自然资源综合性智库研究机构,建立专业智库研究基地,培育广西自然资源本土智库专家梯队,建立一套自然资源智库人才队伍发展的制度体系。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结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制定要求,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机制。一是加强与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地理信息、海洋、珠宝玉石4个技术委员会和15个分技术委员会交流与合作,协助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二是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相关标准本地适宜性补充修订。坚持急用先行的原则,以推动地质、测绘、海洋等领域技术融合和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标准为目标,做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和价值核算、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建设,有序推进地方标准制定工作,不断提升标准有效供给能力。三是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广西地方标准的宣贯、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工作,并督促各类标准的实施,助力广西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加强广西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加强自然资源科技成果登记。二是加强科技成果示范应用。三是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再投入。围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品和装备研发、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等方面,强化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服务、地质矿产科技服务、遥感应用能力建设,加强技术融合,促进国土、测绘地理信息、遥感等先进成熟技术及成果转化与应用。重点培育申报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和地质、海洋、测绘行业科技奖励,推进专利、著作、软件著作权、标准等科技成果高效产出。围绕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卫星遥感数据中心共享与产业化应用、中国东盟特色矿产资源网格化大数据服务平台研究等报奖点,做好报奖培育和成果转化。力争到2025年厅直属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提升2倍以上。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加强对广西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建立“一纵一横”会商制度,定期与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自治区科技厅加强科技工作和能力提升工作的沟通;发挥“一核三翼”科研主阵地的牵头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充分发挥省部级科创平台为科技创新载体的引领作用,立足技术突破;加强各级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全力推动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落地。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聚焦自然资源重点领域,加强政府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吸引院士、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申报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实验室,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组织,面向急需技术方向设置区外高层次人才飞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活动,加快自然资源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注重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结合,做好创新创业全过程服务,孵化和育成科技型企业,吸引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团队,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促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依据“广西科改33条”,培育高水平成果合作机制,推进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打造面向东盟、广西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一是制定管理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技术岗位或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创新团队和一线优秀人才倾斜。二是赋予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更大自主权,项目承担单位应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对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人、才、物等管理和决策权一律下放。三是完善自然资源科技表彰奖励制度,由土地、地质、测绘等学会每年举办相关表彰评比工作。四是强化科技成果应用,制定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奖励等激励措施。

培养领军人才,构建创新团队

根据全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成立自然资源战略研究与改革创新办公室,推动广西自然资源新型智库和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省部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厅级科技创新人才、青年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厅级首席专家队伍,培养自然资源国际化人才,培养自然资源首席科普传播专家、专业科普人才,服务支撑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工作,系统化打造广西自然资源科技与合作人才队伍。鼓励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探索留人机制,突出事业留人,推进人才成果协同培育机制;强化待遇留人,优化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突出创新业绩和贡献导向,解决自然资源重大科技问题和实践难题的创新贡献作为首要评价指标。

扩大多元渠道,稳定创新投入

建立健全稳定的自然资源科技专项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十四五”科技专项资金预算较“十三五”科技专项资金逐年递增,通过厅际会商、厅局合作、省部共建等多种形式实现联动,整合资金确保稳定的自然资源科技专项资金。二是厅直属事业单位预算上年收入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本单位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项目研发。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强化企业科技研发和应用引导,促进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联动,向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海洋产业、矿业产业、林业产业附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资源产业产值。

自然资源厅建立自然资源科技项目库,实行3年滚动资助方式,重点支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和重点领域科技项目50项,争取纳入“十四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研发投入。

提高创新应用,深化国际合作

提高创新应用,深化应用服务。面向自然资源监管工作核心需求的同时,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促进立体监管、优质遥感服务,兼顾满足应急管理、气象、林业、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海洋、地质等行业以及地方政府的应用需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政府产学研用”互动和协同高效,提升科技供给能力。

深化中国东盟的国际合作。筹备办好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中国—东盟卫星遥感论坛、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暨高新技术成果展、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和中国—东盟林业合作论坛,构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统筹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立足国内、拓展海外,建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互补体系。

完善监督考核,保障规划实施

强化科技规划指导作用,引入专业机构完成第三方评估,开展规划中期评估,评估规划执行情况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实行规划适时调整机制。坚持以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围绕“放管服”清单落实和科技创新绩效产出等对厅局直属单位及领导班子、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进行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年度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