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曾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柳城这个女兵飒爽又美~~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2-14

在柳城县沙埔镇沙埔村潭竹屯,我们见到了退役后在文华学院法学系大一年级就读的孔晴,挺拔的身姿,自带飒爽的气质。



2019年入伍的孔晴,是我国第20批赴黎巴嫩维和分队为数不多的女扫雷作业手。说起在黎巴嫩的扫雷经历,孔晴脸上洋溢着笑容,语气也极为轻松。她的妈妈覃美明站在一旁倾听,透露说女儿还是第一次当着自己的面说这些经历。或许是感受到了妈妈的紧张,孔晴巧妙地话锋一转,说起了自己在黎巴嫩生活时那些令人捧腹的糗事,引来欢声一片,气氛随即轻松了许多。



回顾五年的军旅生涯,孔晴说这五年自己变化很大。如果不当兵,自己该读大学,生活也会随波逐流,跟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可是,这一切随着进入部队发生了改变。她说部队把她的潜力都挖掘出来了,排雷、跳舞、吹葫芦丝和应急处置样样来得:“你说我是通信兵嘛,我又是学扫雷的,你说我扫雷嘛,但单位文艺汇演我又要去参加……”话语诙谐而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谈及当兵时的心境,孔晴表示,深受当时班长的影响,自己在部队里荣誉感爆棚。“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得更出色。”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每次体能训练她都全力以赴。3000米长跑成绩从最初的18分钟,一路飙升到12分17秒,这样的蜕变背后,是无数次的咬牙坚持与自我超越。正是这样的不断突破自我,让她以优异成绩通过行前考核,拿到出国维和的“通行证”,成为一名光荣的赴黎维和分队女扫雷作业手。



而这,并不是她的终点。

“目标随着年龄发生改变,发现我的知识水平支撑不起我的梦想了。读书真的很重要……”她坦言,最大的变化,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



2024年,她决定退役重返校园,成为文华学院法学系大一学生。“以前是迷彩绿,但我现在想成为孔雀蓝;以前是为了保家卫国,以后是为了维护正义。”孔晴如是说。五年的军旅岁月,让她对自己身负的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她决心用法律的力量,去倾听那些微小却重要的声音,去捍卫那些常常被人忽视的权利,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重返校园的她,身上带着部队的烙印。“你去要求别人的时候,你先要求你自己,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怎能让别人信服?”通过竞选当上班长的她,每天第一个到教室,帮老师打开电脑,擦干净黑板,习惯性地坐第一排,老师有什么要处理的第一个上去帮解决……总是下意识的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第一个主动站出来帮忙——她说这是她的“毛病”,改不了了。



在部队养成的团队协作意识,也在她的校园生活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组织第一次班级团建中充分调动起所有班委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成功举办了团建活动,让班级充满了团结进取的氛围。在文华学院第十九届运动会上,她一个人就参加了100米、400米、800米、4×100米、3000米五项赛事,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最终斩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当被问及当兵五年,回忆起来为何总是笑容满面,难道当兵不苦吗?她又笑了,迅即回答:“当兵真的很有意思也很好玩。最苦的也就新兵连那几个月,熬过那段时间,虽说训练依旧艰苦,但苦中也有不少乐趣。这五年经历了太多,没必要总记着那些痛苦,记住快乐就足够了!”她进一步解释道,“当兵确实辛苦,可当你把本领练扎实,实现自我突破后,就不会觉得那么苦了。每个人迈出第一步都不容易,但只要适应了节奏,就会发现一切并非难事。”



她也希望更多人体验到这其中的“好玩”。因此,退役后的她,经常受邀去作报告,给新兵上役前教育课,给小学生上国防课。“很有意义啊!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能让大家对军营有不一样的感受。尤其是那些有志参军的青年,更能激发他们对军营的向往,这样一来,参军的人不就会越来越多了嘛!”对于自己的付出,她满是自豪与欣慰。


曾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柳城这个女兵飒爽又美~~

来源: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日期: 2025-02-14 17:04    |  作者:

在柳城县沙埔镇沙埔村潭竹屯,我们见到了退役后在文华学院法学系大一年级就读的孔晴,挺拔的身姿,自带飒爽的气质。



2019年入伍的孔晴,是我国第20批赴黎巴嫩维和分队为数不多的女扫雷作业手。说起在黎巴嫩的扫雷经历,孔晴脸上洋溢着笑容,语气也极为轻松。她的妈妈覃美明站在一旁倾听,透露说女儿还是第一次当着自己的面说这些经历。或许是感受到了妈妈的紧张,孔晴巧妙地话锋一转,说起了自己在黎巴嫩生活时那些令人捧腹的糗事,引来欢声一片,气氛随即轻松了许多。



回顾五年的军旅生涯,孔晴说这五年自己变化很大。如果不当兵,自己该读大学,生活也会随波逐流,跟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可是,这一切随着进入部队发生了改变。她说部队把她的潜力都挖掘出来了,排雷、跳舞、吹葫芦丝和应急处置样样来得:“你说我是通信兵嘛,我又是学扫雷的,你说我扫雷嘛,但单位文艺汇演我又要去参加……”话语诙谐而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谈及当兵时的心境,孔晴表示,深受当时班长的影响,自己在部队里荣誉感爆棚。“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得更出色。”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每次体能训练她都全力以赴。3000米长跑成绩从最初的18分钟,一路飙升到12分17秒,这样的蜕变背后,是无数次的咬牙坚持与自我超越。正是这样的不断突破自我,让她以优异成绩通过行前考核,拿到出国维和的“通行证”,成为一名光荣的赴黎维和分队女扫雷作业手。



而这,并不是她的终点。

“目标随着年龄发生改变,发现我的知识水平支撑不起我的梦想了。读书真的很重要……”她坦言,最大的变化,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



2024年,她决定退役重返校园,成为文华学院法学系大一学生。“以前是迷彩绿,但我现在想成为孔雀蓝;以前是为了保家卫国,以后是为了维护正义。”孔晴如是说。五年的军旅岁月,让她对自己身负的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她决心用法律的力量,去倾听那些微小却重要的声音,去捍卫那些常常被人忽视的权利,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重返校园的她,身上带着部队的烙印。“你去要求别人的时候,你先要求你自己,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怎能让别人信服?”通过竞选当上班长的她,每天第一个到教室,帮老师打开电脑,擦干净黑板,习惯性地坐第一排,老师有什么要处理的第一个上去帮解决……总是下意识的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第一个主动站出来帮忙——她说这是她的“毛病”,改不了了。



在部队养成的团队协作意识,也在她的校园生活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组织第一次班级团建中充分调动起所有班委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成功举办了团建活动,让班级充满了团结进取的氛围。在文华学院第十九届运动会上,她一个人就参加了100米、400米、800米、4×100米、3000米五项赛事,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最终斩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当被问及当兵五年,回忆起来为何总是笑容满面,难道当兵不苦吗?她又笑了,迅即回答:“当兵真的很有意思也很好玩。最苦的也就新兵连那几个月,熬过那段时间,虽说训练依旧艰苦,但苦中也有不少乐趣。这五年经历了太多,没必要总记着那些痛苦,记住快乐就足够了!”她进一步解释道,“当兵确实辛苦,可当你把本领练扎实,实现自我突破后,就不会觉得那么苦了。每个人迈出第一步都不容易,但只要适应了节奏,就会发现一切并非难事。”



她也希望更多人体验到这其中的“好玩”。因此,退役后的她,经常受邀去作报告,给新兵上役前教育课,给小学生上国防课。“很有意义啊!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能让大家对军营有不一样的感受。尤其是那些有志参军的青年,更能激发他们对军营的向往,这样一来,参军的人不就会越来越多了嘛!”对于自己的付出,她满是自豪与欣慰。